個人幾乎不碰外食,問題不大,給大家參考看看。
是一家週刊報導出來的,不知公信力如何,衛生署是說非人為添加未超標無害。
致癌醬油? 醫師:一天喝120公克醬油才超標
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26507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喬慧/採訪報導)吃醬油會致癌?《今周刊》報導,在士林、逢甲等全台各大夜市攤商,和自助餐、餐廳大量使用的廉價雙鶴、台農化學醬油中,檢驗出4-甲基咪唑及單氯丙二醇2種致癌物質,引發恐慌。衛生署今(15)日回應,這兩個物質都是人工產製過程中產生的天然物,沒有刻意添加的必要,且所屬衛生局已經針對該醬油製造廠進行稽查與抽驗,假設真驗出不符規定,會將不合格產品依法下架回收,毒物科醫生解釋,這兩種物質確實有實驗證實對「動物」有致癌可能,但卻沒有對「人體」會致癌的明確根據,並且需每天大量食用120公克的醬油才會超標,但也建議消費者,若還是擔心致癌的可能,可選擇天然釀造的醬油食用。
針對媒體報導雙鶴及台農醬油產品驗出單氯丙二醇與4-甲基咪唑,食品藥物管理局今(15)日回應,單氯丙二醇是醬油在加工過程中所產生的物質,而4-甲基咪唑則是焦糖色素製程中,食品加熱所產生的自然物質,都不是刻意人為添加的,衛生局已對該醬油製造廠進行稽查與抽驗,若有檢出不符規定,就會將不合格產品依法下架回收,也會要求業者限期改善,若未改善就可處新臺幣3~15萬元罰鍰。
台北榮總臨床毒物科主治醫師楊振昌表示,單氯丙二醇比較常見在化學製醬油中,它主要是可能產生對腎臟及神經方面的影響,對動物確實有致癌的可能,以量來說,每個人每天1公斤體重不能攝取超過2微克,以60公斤成年人來說,就不能超過0.12毫克,以1公斤醬油有1毫克單氯丙二醇來說,最少一天要吃下120公克的醬油才有超標致癌的可能,4-甲基咪唑則是只有在第3、4類的焦糖色素中才有,大多用在飲料、醬油等需著色的食品上,同樣沒有明確對人體致癌的根據,且也需每天大量攝取才會超標。
對於媒體報導的致癌醬油,楊振昌說,這兩項物質都不是惡意添加,民眾不需太過擔心,但若是廠商確實有超標就要自律,接受必要的檢驗,吃下肚的產品本來就要把關好品質,若民眾仍然非常擔心,就選擇天然釀造的醬油即可。
下面是自由的,自由的在論壇比較少人貼....可能大家對其新聞內容會打折扣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htm?Slots=Life
〔記者鍾麗華、郭安家、林相美、郭顏慧、何玉華/綜合報導〕「今周刊」昨天公布,部分自助餐店、攤販甚至餐廳使用的「雙鶴醬油」含有「甲基咪唑」及「單氯丙二醇」,專家解釋,前者是致癌物質,後者會造成男性不孕、具肝腎毒性。衛生署表示,會請地方衛生局稽查與抽驗,若確實檢出不合格,將要求相關產品下架回收。
「今周刊」是在今年四月廿九、卅日於台北士林夜市、台中逢甲夜市及高雄瑞豐夜市採買廿二件食品,送到台灣檢驗科技公司(SGS)檢驗,發現醬油問題嚴重。
「雙鶴醬油」檢出的「甲基咪唑」濃度為1.2ppm,參與此次調查行動的台師大化學系教授吳家誠解釋,「甲基咪唑」為焦糖色素的成分之一,可使食品呈黃棕色澤,但其具有腎臟、肺臟、甲狀腺、膀胱的致癌性,一般人只要吃下一茶匙的十分之一就很危險。
至於「單氯丙二醇」則是化學醬油製作過程中產生的化合物,衛生署規定,不得超出0.4ppm,但此次檢出0.868ppm。吳家誠指出,單氯丙二醇具有基因毒性,會造成細胞突變,男性不孕,並具有肝腎毒性。我國法規過於寬鬆,在歐洲曾有醬油被驗出該成分,因而要求全面下架。
衛署研議訂定焦糖色素使用限量
不過,衛生署表示,單氯丙二醇為加工過程中所產生,並非人為刻意添加,甲基咪唑也是食品加熱過程中自然產生的物質。雖有研究顯示,可能引起實驗大鼠癌症,但目前無證據顯示造成人體癌症,衛生署正研議訂定各類食品焦糖色素使用限量。
「今周刊」調查發現,該醬油五公升裝只要一百元,約是一般醬油價格的五分之一,因而常為食品業者採購,光在台中包括一中、逢甲、東海等知名夜市許多攤商都是使用該醬油,就連火鍋店也是愛用者,問題醬油恐已流竄全台,推估每月約有上萬罐問題醬油被外食族誤食。今周刊還說雙鶴醬油甚至還幫台北市迪化街通路商代工,貼上「台農醬油」對外販售。
價格僅市售2成 夜市攤商愛用
新北市衛生局稽查員昨天下午到「雙鶴醬油」位於五股山區鐵皮工廠稽查,李姓負責人不在,工作人員說,正申請工廠登記中。稽查人員要求業者暫停販售,並抽驗現場的成品及添加物帶回送交衛生署檢驗,檢驗若不合格,將要求下游下架、回收。
此外,因有天花板漏水、地面積水、有蜘蛛網、成品直接放在地板上等環境髒亂情形,限期一週內完成改善,否則將依食品衛生管理法開罰六萬至六百萬元。
台農醬油委雙鶴代工 衛局要查
台農醬油總公司人員表示,上游廠商已取得最新檢驗證明書,「今周刊」是烏龍報導。北市衛生局表示,若確定台農醬油是下游,將要求封存產品。
新北市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科長林冠蓁說,純釀造的醬油耗時約三至六個月,製程花的時間長,但不會產生單氯丙二醇,業者為求快速釀造,會用酸水解植物蛋白內的三酸甘油脂,過程就會產生單氯丙二醇。
吳家誠指出,合成醬油嘗起來帶有苦味、藥味,可與大豆釀製區別,不過一旦加到其他食材調味,消費者根本無從察覺。如果民眾選購家用醬油,應以純釀造為主,且認明CNS標章和釀造公會的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