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snappy
真的嗎?
我會那樣說,是基於目前我公司的狀況。
這麼說解釋好了,我們公司有產品是屬於研發生產。
研發單位不算直接,算是間接人員。
往往公司產品出問題,不是在產線上所產生
而是開發過程中檢查不落實進而在客端那邊被發現出來
因為在產線上的外觀檢查或是功能檢查無法查出這類的不良。
所以我才說我們公司要嚴格執行5S(整理整頓清潔清掃和素養),不如多花一點時間在提升或是改善品質上。
可能我說明上不是很好讓你感到奇怪。
若是上面的說明還是讓你感到奇妙,不妨說說妳的看法
我也想知道自己的觀點哪裡有誤。 
|
5S 的確是那 5 項, 如果只是針對表面詞彙去做, 那當然覺得是大便.
忘了在哪裡看過, 台灣企業搞 5S 失敗的原因, 都是不求理解 5S 的含義, 而只是照著表面字義玩得很開心, 卻忘了那是翻譯詞彙
還有些是 C 級企業搞 A 到 A+, 結果當然也是大失敗.
因為這裡有寫出背後目的, 個人自認寫的沒比他好, 就不獻醜了
http://wiki.mbalib.com/zh-tw/5S%E7%...%90%86%E6%B3%95
這些管理概念(行為方法)也可以用在研發單位, 舉個例子:
整理是為了分辨哪些是有用的, 哪些是次要的(不單只有這樣)
整頓是整理的升級, 規格化/明確定義
清潔是整頓後的衍生物, 為了制度化
所以, "開發過程中檢查不落實" 用
整理 : 釐清檢查項目是不是重要的
整頓 : 重新訂出檢查規則
清潔 : 列出表逐條確認檢查項目
個人認為, 5S 與 PDCA 最常被濫用, 大概跟我們喜歡呼口號的文化有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