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我的觀念比較偏於西方的商業運作方法,
熟悉兩輪四輪賽車的也許知道煙商萬寶路贊助法拉利、Ducati多少年,
花的錢何止幾億美金,但他們持有車隊股份頂多到10%,
他們對車隊沒有任何控制權,但是這麼大的贊助商對車隊還是有很多外界形象影響力。
當然兄弟如果有股票也不會外售,我曾聽一位Compaq的美籍主管聊過當年他們面對Williams F1車隊動輒要退出,
其實很簡單,我這幾年提供你好幾億美金與設備也買股份,
大家都是商人,我這幾年帶給你許多生意,我寧可認賠殺出也不會跟你糾纏。
相對的職業運動經營者也必須瞭解商業運作的型態,
不要以為任何事情吵一吵要政府出面就可以解決,
回歸商業操作,職業運動雖是燒錢的生意,但是有太多球隊可是大賺其錢。(洋基就是坐擁球隊與運動媒體的典範)
利用槓桿,找可以信任的廠商作為長期(至少兩三年)冠名廠商,不要天天想著人家捧錢給我但我不必付出一分。
球隊經營者聰明,難道一些有財力的財團就不聰明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