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3日,美國“戰略之頁”網站刊登文章《台灣升級迷你機載報警與控制系統(Taiwan Upgrades The Mini-AWACS)》,文章以台灣在美國升級2架E-2K預警機為引子,介紹了美軍E-2“鷹眼”預警機的有關情況,認為臺軍目前升級的只是E-2C 2000這種美軍的過渡機型,美國海軍自己已經裝備了最先進的E2-D。現將文章主要內容編譯如下:
台灣從美國接收了4架E-2K機載報警與控制系統(AWACS)飛機中的2架,它們在美國升級到了E-2C 2000標準,前2架E-2T已于2009年送交。每架飛機升級耗資6300萬美元。台灣于2006年購買了2架新型E-2K預警機。
台 灣E-2T比美軍的E-2C尺寸小很多,2010年,美國海軍接收了第一架E-2D預警機,這是1964年投產的E-2“鷹眼”預警機的最新型號,雙引擎 24噸E-2從未大量生產,使用中的至今少於100架,6年前,E-2家族的飛行時間達到了100萬飛行小時的里程碑。
當前型號 E-2C在上世紀70年代服役,裝備老化,面臨保養難題,其他現代型號也經常在電子學方面遭遇故障。E-2預警機一般部署在航母作戰,因此經常遭受含鹽海 洋空氣的腐蝕和打擊。5人機組大部分負責操作安裝在機頂的雷達,可以監視友軍或敵軍400公里之外的飛機和導彈。
飛機在時速450公里條件下續航時間4-6小時,3名系統操作員利用大型顯示屏和數十億字節的硬盤計算數據,提供航海機載報警與控制服務。美國海軍在二戰結束後提出了機載報警與控制的作戰理念,在“復仇者”輕型轟炸機上安裝了雷達控制航母的空襲作戰。
每 艘美國海軍航母編配4架E-2預警機,總計達到了70架,其他國家也裝備了幾十架,但是只有法國將其裝備到航母之上,其餘國家都作為陸基E-2預警機使 用。已經建成的E-2系列目前有半數仍在服役,美國也計劃讓其服役至2020年,此後,無人預警機將替代E-2系列。
E-2C 2000預警機8年前服役,作為E-2D之前的過渡機型。E-2D裝備採用了新型引擎、機載相控陣雷達、航空電子系統和電腦系統等諸多改進,航程更長、雷 達也更先進。美國海軍目前已經建造了75架E-2D,單價達到2.06億美元,未來2-3年E2-D將登上美軍航母,同時使用幾架繼續試驗,解決存在的缺 陷和其他不可見技術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