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185天的戀情
瀏覽單個文章
FIREFALCON
Powe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2
您的住址: 台中
文章: 563
引用:
作者little.john
養殖的鮭魚味道真的差些,這一點據我爸幾年前問過專家,
野生鮭魚捕捉要看捕捉地點,若是在海水與淡水河流交界,寄生蟲的機率很低,
而且有許多醫療檢測方式可以檢出(驗血還有驗屁屁出來的東西 )

其實鮭魚生魚片是不文雅的方式那是幾乎在江戶時期到明治年代的說法,
當年貴族或有社會身份的人不吃,但是到戰後生食的作法很多。
我如果嚴重對生食魚肉有疑慮,根本不會去吃。
但是若衛生與醫學標準允許可以試試看................

我願意賭一下,我真的很想體會一下蘇東坡那一句:死了也值得 ......是什麼感覺

野生鮭魚的生活圈不會限於河海交界處...

補充一下海獸胃線蟲生活史

所以我認為"野生鮭魚捕捉要看捕捉地點,若是在海水與淡水河流交界,寄生蟲的機率很低"是不合理的推測.
因為寄生蟲不會再海洋區找上鮭魚後, 等鮭魚游到河海交界就死亡或脫離.
海獸胃線蟲轉移宿主的途徑是宿主被吃掉連帶轉移, 而非主動脫離宿主轉移.
至於醫療檢測, 也只是檢測人類, 而非檢測野生鮭魚. 無法成為預防的方法.

至於戰後生食增加, 是因為冷凍設備改良. 如同前面提到的, 藉由-10度C, 24小時以上的冷凍殺死寄生蟲.
所以要吃安全的野生鮭魚, 勢必只有兩種途徑--冷凍或煮熟.
生鮮的野生鮭魚不管捕撈方式, 地點, 就是有海獸胃線蟲的風險.

不過回到前面所提, 說穿了不就是區區寄生蟲的問題嘛...
白帶魚的寄生蟲率近乎100%, 日本人也還是照吃生魚片.
人體的胃酸殺個幾百隻寄生蟲應該也還不是問題.

"一般海洋生物的中間宿主為保蟲宿主,牠們不會有明顯的病徵,也不會有症灶的產生。而在人體內,幼蟲黏附骨腸道黏膜或入組織,引起惡心、下痢、嘔吐、蕁麻疹,等不適症狀。"

看來代價也不過就拉拉肚子而已, 只是對抵抗力較低的老人小孩, 這方面還請加以考慮.
舊 2013-03-25, 05:31 PM #134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FIREFALCON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