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ior Member
|
引用:
作者酢醬麵
甲午後,因種種原因留學日本成為當時主流,各地軍閥及國府之中並非只有汪
一人是知日派.
最明顯例子就是抗戰前桂系因仍長期接受日本資助,而屢遭時人質疑.
日本侵略中國是既定國策,不同在於軍方比較激進罷了.就算當時換成文人政府,
也不會放過能輕易吞下的地盤,更別說想靠談判讓日本吐出來.
看沖繩,朝鮮的例子就知道了,先是軍事佔領,接著取得當地政權妥協,成為宗主國,
最後完全消化併吞.
|
這要看您對紅字部份是怎麼定義,日本最想要的是滿州,再來是蒙古(朝鮮不屬中國)
之前孫文推翻滿清"驅逐韃虜 恢復中華" 中華是關內地區,蒙滿日人盡可取之(他自己說的)
所以日本右翼非常支持孫,他和極右派頭目交往,身邊保鑣常常是日本玄洋社黑龍會的高手.
這和後來日本對蔣的要求是一致的..承認滿州獨立.對中國內地的戰爭是打打停停,至少日本政府是一直節制軍部的.所以對"侵略中國"?---國府的中國是否包括"滿州""蒙古"---這點認知,在歷史上日本也不是完全站不住腳.
2戰末期不說,之前許多戰線,日軍在中國內地,到處打打停停,少見一次動員10萬以上日軍的大戰役..至少不像對美國那樣.確實是看不到[完全征服中國的總戰略]在哪裡.
__________________
~我要去伊斯坎達爾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