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一心
清朝那個年代留學是加分用的...主要還是看科舉...
這也是為什麼有的人留過學以後回來依然堅持考狀元... 
|
我說............
你下次發言能否查一下時間點
1904年和胡漢民等人一起考取赴日本法政大學速成科的公費留學生。1905年7月參加廣東人的留學生組織「興中會」。參與創建同盟會,被選為評議部部長。曾任同盟會的機關報《民報》編輯,開始使用《山海經》中「精衛」作筆名。1906年以兩百多學生中第二名的成績畢業。
1906年畢業
1895年,中國在甲午戰爭中被日本打敗,發生在京考會試的舉人集體請願的公車上書事件。康有為、梁啟超等舉人們的建議之一,便是改革科舉,興辦新學。百日維新時,科舉內容由八股改為試策論,但在戊戌政變後再次被恢復。1901年,清政府先廢除考試用八股文。到了光緒三十一年,即1905年9月2日,經袁世凱奏請,慈禧以光緒名義發布上諭明告:「著自丙午科為始,所有鄉會試一律停止。各省歲科考試,亦即停止」。自此延續千年的科舉制度正式宣告廢除。
1911民國成立
他回來要考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