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連負米其林三顆星的資格也沒有(這是在疑問台灣自以為星級餐廳的業者)
剛才吃完老婆煎的牛排與配菜,讓我想起一件事。
我取牛排回家,Virginia 正在煮綠豆莢,她小心翼翼把煮熟的綠豆莢剛剛滾好拿出,
撕掉背皮拆開拿出豆子,用原來的鹽巴開水把豆子放進去不開火只是加鍋蓋!
這是因為許多原因,其實滾水的溫度只是剛好煮熟豆子而已,
必須靠沸水蓋鍋蓋悶一下豆子!
有些西餐禮儀告訴大家要叉取豆子必須要先壓扁豆子然後取食這是一般的作法,
星級廚師會更貼心,他要的是保持豆子原狀但客人能夠一次用叉子取用,
但客人入口時可以嚐到豆皮的脆嫩與果實的鬆軟!
很可惜,我在台灣(包含香港)根本沒有吃過這樣針對配菜仔細料理的牛排餐!
大家一直對牛排要乾濕式熟成與否,或者誰有什麼裝潢?
怪不得有的老饕會對台灣的牛排餐會有鄙視的說法!
誰說牛排是唯一主角, 生旦淨末丑神仙老虎狗,每一樣主菜和配菜都有其地位。
一年前我帶太太去某女主廚經營的餐廳,她號稱是法國餐飲學院畢業,卻連很多料理技法都被Virgina問倒,
有時我真懷疑這學院是怎樣發畢業證書的???
不過這不能怪他們,很多東西他們從美國、歐洲學東西回來但都限制在一個框架,好像歐洲的飲譔都是美的!
我日本姊夫一直想脫離和食的框框,四處尋找各種亞洲飲食創意也是如此!
誰說龍蝦只有老外那種生吞活剝熟肉或者只是嚐嚐生食龍蝦肉的作法呢!
還有我曾經告訴一位德州的富商,不要依照西餐禮儀,輕輕把美麗的綠豌豆用叉子撥進湯匙,
一口進去嘴巴,細細咀嚼,豌豆的甜香味比你一叉把豌豆放進口中,甜味會充滿口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