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FIREFALCON
確實, 價格跟好吃不見得成正比.
但不可否認仍有正相關.
在鮮度相同, 不特別篩選的前提下, 日本蚵跟東石蚵相比好吃的機會仍然大些.
同樣作工的滷肉飯, 用白豬, 黑豬, 自然豬的味道也都會不一樣.
這樣的差距在熟食上能不能用技術彌補? 當然可以, 只是在能力負擔範圍內用好一點的東西不是更盡興?
|
好的食材當然可以創造出好的味道,但我的觀念不僅在於食材或手藝本身,
我很喜歡看廚師變魔術,好多次我在餐廳結帳前,我拿活頁筆記本寫出一些感想,讓櫃臺結帳時也把紙條遞給廚房。
有時我還在櫃臺刷信用卡,廚師跑出來用雙手跟我握手道謝,希望我下次再來!
我會跟許多飯店或小餐館廚師結識就是如此,因為我嘗出了人家的用心,
廚師也因為有知音人非常高興,好多次我要訂位能找到非常難訂的位置都靠一些廚師朋友,
這不是特權,當我直接打電話某沈主廚、梁主廚,知道嗎?很有趣!有的主廚說他們實在不能擠出位置,
要不然我挪幾個位置在我辦公室吃好嗎?我還有一些新菜請你試試看
--------------------------------------------------------------
我祖父生於日據時期初期,歷經日據、民國迄今已107歲,我爸生於二戰將結束時,所有台灣刻苦的階段都經歷,
他們給我們的生活從貧窮到小康到富裕,一路走來都是萬丈高樓平地起,沒有一分毫憑空得來。
小時候能吃到一小小精緻餐點兄弟姊妹高興不得了,從小看爺爺、父親與餐館老闆攀談甚至受邀去廚房看廚師技藝,
這是一種吃的哲學,而非比較誰的食材昂貴與否!
有時我覺得好食材進去好食物出來這本來理所當然,以我的積蓄要吃好東西我根本所謂。
我想看的是魔術,平凡無奇的食材,經過廚師前處理、不同加入醬料、調味的時機,一道精美便宜卻充滿廚師創意的菜餚嘗起來更有趣。
這兩年我幾乎不吃所謂星級法式或義式餐點,並不是不好吃或不值得,
就是因為他們為了妝點盤子上好像很具有藝術感的裝飾,有的蘆筍硬是去頭切尾,太多食材都被丟垃圾桶,弄出一道快100美金的沙拉蘆筍。
這一點很多東方菜廚師看到一定開罵,浪費食物到這種程度在星級餐廳待又有何意義?
況且不要以為上得了二三星餐廳的客人都是高雅之士,細聽他們細聲談話還是講粗俗不雅的事情。
衣冠包著粗俗的內在,能吃的還是粗俗的東西,優雅的食物掩蓋的只是財大氣粗而已。
幾年前還在大老鼠公司領到高額獎金,我常做兩件事情,
買個領夾、領帶或皮帶甚至六七萬的西裝,在置放的盒子上放一張紙,寫清楚這筆獎金怎麼來的。
同樣跟我協力完成任務的男女同事我也會花幾萬分送禮物,同時附贈一張銅版紙寫上這些時間他們對我的協助,希望來日好好加油一起合作。
這是我對他們的犒賞,也希望不要忘記這段時間來的同心協力。
或者我招待大家用一頓大餐,那怕五萬十萬我也敢出,但我會事先做好功課,
先跟某主廚約好時間,他傳真菜單給我看過之後刪刪減減再加些菜餚(事先要跟同事商議),
每一次賓主盡歡。
畢竟我最重視的是『心意』,你取得主廚的信任,他會努力變魔術給你看,
我好多次遇到主廚硬是要推昂貴的菜餚通常被我打回票,因為菜不是不好吃,
而是這菜您賣了二十年,我不知道嘗過多少次,可是我厭了,您能不能端些新菜?
好多主廚都很願意接受挑戰,至今台北好幾間東北、江浙、四川的菜都跟我當年請他們做的改良菜有一點點徒孫關係。
我想說的是,稍貴較好的食材有好菜餚是這些食物基本任務,
遇到魔術師手裡,三五十元空心菜也可以變出萬花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