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benhonx
別那麼妄自菲薄 實質上除了那幾年簽賭斷層 我們每年積分都是世界前五
荷蘭澳洲那種聯賽在世界定義裡的確不算職業聯賽
場次太少 而且薪水跟職業聯賽落差不小
就跟我們的髮膠SBL差不多
小聯盟簽約金能破千萬只有王郭曹這種等級
中上等級的也只有10~20萬美元 普通的大概五萬美元吧
至於小聯盟薪水 高階一A月底薪是三萬六台幣 三A是七萬五
美國要抽40%的稅 物價又比高這麼多 所以小聯盟是苦到不行
能混到二三A頭不錯的 回中職簽約金也有個幾百萬 打好的話月薪絕對站穩三十萬
義大加入之後中職月薪開始要上升了 接著就是等兄弟滾蛋徹底實施FA 把球隊擴充到六隊
|
昏倒.....怎麼會扯到我妄自菲薄去了
引用:
作者benhonx
大家好像都太低估澳洲了
荷澳沒有職業聯賽棒球實力還是不扎實
前幾場強投差不多都消耗完畢了..
所以 澳泡菜 澳荷戰結果還不一定
只要接下來澳洲咬下南泡菜或荷蘭 我們就篤定晉級了
南泡菜這屆情況跟我們09年有點像 我們那年因為簽賭國家隊遇到大斷層
南泡菜是年齡斷層 還有投手被挖腳...
當然最理想是我們三連勝 南泡菜三連敗

|
引用:
作者benhonx
荷蘭當年的強投柯德曼還來台灣打過球
荷澳都是業餘連盟薪水低 實力也沒台灣強
荷蘭人口1600萬市場都被足球吃光了
澳洲人口跟台灣差不多但土地太大了 人口密度太低搞不了職業聯盟
還有美國是個人英雄主義國家 上大聯盟就是天堂
大聯盟搭商務艙 小聯盟通車
美國這麼大搭公車會累死
小聯盟的薪水名目上比中職還低 美國物價又比台灣高
要不是為了MLB的夢想 早就走人了
這也是日韓台職棒隨便都能找到3A級洋將的原因
台灣旅美球員過了三十歲上不了MLB 都差不多該回台灣為自己的生活做打算存錢
小聯盟說穿了就是羅馬競技場
人家南韓還有K聯賽還可以養九隻職業隊 籃球也是職業的
台灣最近幾年不知道在亂搞什麼
只有一個職棒聯盟還搞到剩四隊
|
難道把中華隊說成 - 贏沒有職業聯盟的荷蘭、澳洲
不正是一種妄自菲薄嗎?
還是我誤解了
五萬、十萬的簽約金這不會是中南美洲國家去唸棒球學校的價格吧
再怎麼被低估也差不多有 30 萬耶
( 不然貿然出走肯定不划算,又不是出去學打棒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