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thunderlight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12
文章: 220
以前讀的國中是天主教學校
裡面有原住民班
其中普通班裡面也有學生是混雜著一定比例的原住民血統
然後享受著加分的待遇
問題是那幾個學生的生活經歷
國小就在一般市區裡面就讀
國中讀我的天主教學校也是在市區,還蠻大,也蠻有名氣
後來國三靠著加分上不錯的高中
然後大學推薦甄試靠著原住民身份上成大
但是整體看下來他的求學歷程和一般市區的小孩完全沒有兩樣
請問假設是這樣的話,那加分的合理性在哪裡?
因此我認為合理的加分應該除了依照身份以外
也要納入那些真的求學的學校真的是很偏遠的地方,那這樣才算數

至於殘障特考無可厚非,因為殘障真的會大大影響到人生學習事物的難度

但是我可不認為每個原住民都是在偏遠的山上就讀學校!!
更不能認同整個求學歷程都和一般人無異的原住民有加分的權利

許多原住民在台東偏遠地方有加分的優待
那請問跟他們同學校的其他非原住民學生為何不能加分?
這樣不是有違公平的原則性?

且裡面有個更妙的問題
假設有個原住民在國中因為加分能上當地的第一志願高中
那就已經是接受與一般人相同的優質教育環境了
那為何大學考試又能再加一次分數?
不是高中已經跟其他同學接受相同教育了嗎,那再加分一次豈不是很怪....

以上不是鬥爭,只是很合邏輯的提出了問題∼∼∼

甚至更深入來討論的話,大學指考加了25%的分數
也就是讓一個人加入了高出他程度很多的學校
然後很大可能的結果就是他無法適應整個環境
跟不上其他同學,然後也無法在那邊發揮的很好
從某個方面來說,搞不好到最後算是浪費了那一份的教育資源∼
 
舊 2013-02-24, 05:45 PM #2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thunderlight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