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mywang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0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296
http://www.dxomark.com/index.php/Ca...tabase/Nikon/D4

http://www.dxomark.com/index.php/Ca...base/Nikon/D800

D4和D800的感光元件不是同一家公司做的,先天的差異很難得知
D4 (Renesas)
D800 (SONY)

但從dxo提供的量測數據來看,D800的畫質的確比D4來得好,但是...從16MP到
36MP,像素增加一倍多,最佳值也許不是36mp,而是24MP也不一定,這個只有
尼康自己才知道

有些人會拿16mp的百分之百和36mp百分之百來比較,然後說16mp比較好,基本
上這已經是種觀念上的錯誤了

『較大感光元件跟相對低畫素所以每個畫素都能接受到較多光訊號的事情』是一般人
的觀念,如果我說,像素越大,單一像素收集到的雜訊同樣增大,如此會賺到SNR嗎
?甚至每個像素天生感光能力本來就不同,像素越少,雜訊相對分布也會更不均啊...

工程上,有許多因素環環相扣,我們看到的是看似增加畫素密度提昇畫質,或許是廠
商在這幾年一點一滴的改善了其他東西帶來的,這麼說好了Nikon 1和RX100都是一
吋感光元件,但20mp的RX100的表現卻明顯比nikon 1好,但這也不全然是像素數量
造成差異,Nikon 1是Aptina弄的,有相位對焦感測點,RX100是sony自家,如果
aptina弄到20mp,也許會非常慘,這是感光元件技術的差異

所以除非同一家廠商,用同一種製程與電路架構,去生產不同像素密度的感光器來量
測,不然也就只有結果可以比較,而A廠家可以像素做得高,畫質又好,B廠家卻可能
必須降低畫素才有同等SNR,這其實只是技術能力的差異,而不是鐵律,會聲稱像素
低比較好的,就必須思考這是否只是一種MARKETING上的策略,好的感光元件也是
一種成本的支出,如果能騙到消費者又能降低成本這樣不是超讚

引用:
作者rightwind
這位大哥,您似乎忽略了較大感光元件跟相對低畫素所以每個畫素都能接受到較多

光訊號的事情

就您的理論來說,相同35mm片幅nikon D800的畫質一定比D4好上好幾倍

但是事實上並不是這樣喔
舊 2013-02-23, 09:12 PM #5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ywang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