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lksbgfhgdxcfghs
您又把進大學當作是要拿學位
我的意思是只修習有興趣的課程
例如高階主管一定會碰到的「財務管理」
只修這門課
但不是要您去念財金系,修完所有學分拿學位
同樣的
阿公阿媽如果有能力
為了帶孫子而去幼保系上課又有何不可?
大學的軟體(教授的知識)硬體(教材校舍)具在
想學就付出代價(學費)去獲得自己想要的知識
再來
企業不是常說學校教的不合業界所需
那請大學講師編製適合企業的教材
有講師有教室
當作員工教育訓練不也是可以
而教授也能因為和業界接觸而調整授課方向
使得將來畢業生更能學以致用
我是認為大學的軟硬體還可以有更有效的使用
但硬是自我設限學生的來源就太令人嘆息了
|
說實話, 已經就業許久的又回去就學, 多半是有清楚的目的, 如果只是興趣, 自修就行了.
要學東西, 補教機構的密集班還比較有成效, 大學一週上個三堂財管, 拆散在不同天不同時段
除非是全職的學生, 不然上班開業的很難配合. 而且一種學問, 絕不是修一門課就能擺平的,
頂多才起步或見樹不見林. 何況基於結果, 真的沒多少人會重走大學這條路, 其他類似機能的
單位可能有更適合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