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師
我爺爺的老師會寫信給他是因為在1910年代家裡開了一個石綿製品工廠,
當時老師很年輕被徵召去台灣當老師(當時高中畢業已經很了不起)。
戰後老師接手父親生意但日本一片混亂,重建要花好多時間,更別說重新開始家裡的工廠。
由於爺爺當年讀小學被日本小孩欺負,老師挺身而出,為我爺爺講話,同儕的日本學生才不敢欺負他。
這一點,我爺爺小時候常跟老師哭訴,也建立兩人的交情。
我爺爺只有小學畢業,十四五歲到台南州政府當差役,遇到一個好心的英國軍官教他英文,讓他吃到人生中第一塊豬肉。
我爺爺日後幫高雄巨紳跑菲律賓、馬尼拉救回八個台灣兵(有兩個死在呂宋,但巨紳羅先生的兒子有救回來)。
老爺爺沒想什麼,既然恩師要幫忙,就先去找羅先生問問看?
-----------------------------------------------------------
羅先生很講義氣,幫我爺爺找石化廠、燃煤廠需要的管線絕緣器材,
其中有阻絕高溫、酸性等需求的襯墊都由我家從日本進口供應。
直到1970年代,當年的恩師過世,很多事情都變了,他的兒子大概比我爸年輕一點,
對方不同意這個東西由我們獨家代理,從此我們的代理在台灣變成北中南一分為三。
我爺爺早料到,所以才把公司拆成兩邊,一方面經營油廠、機電系統的絕緣處理,
另一方面他找一些當年商界認識的朋友成立代理公司,把日本重工、船舶組件引進來。
我爸主要就是負責代理工業機械那一部份,當然我未來也會先接這業務。
於此同時,我姊姊嫁到日本,爺爺看孫女過得不好很傷心,
他開始刻意找川崎、山葉等好友藉應酬理由,帶客戶去親家公的料亭吃飯,
親家公有穩定收入才開始擴展營業規模,加上姊夫頗爭氣,早年美術的訓練讓他把庭院整理得非常好。
終於在2000年拿到米其林二星的榮譽,可惜親家公從來沒看過這樣的榮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