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aitt17
台灣經濟最佳的時期,可以說是1980年代,國民所得高速增長,
失業率甚至低到1.5%,也可以說是由貧轉富的一個關鍵階段,
真正原因是什麼呢? 與日本高度依存,還是說那時台幣升值,
內需力強,以及很多共產國家未開化,讓台灣有機會,
還是有其他原因? (個人認為跟小蔣似乎關連性不大,
他唯一做對的就是用能力還算OK的孫幹閣揆吧)
|
那些全都是關鍵,要是蔣經國向北韓那樣治理台灣,好一點像新加坡
李家王朝,慘一點就像北韓金三胖,獎三胖就從管設計公司改成管中華民國。
所以沒必要抹滅他的貢獻,要一個利益集團放棄既得利益沒這麼容易的。
這方面與其看前面說的馬歇爾計畫,不如看雁行理論。實際上馬歇爾計畫
主要還是擔心共產世界往歐洲入侵,至於台灣跟共匪勢不兩立,又有一海之隔,
只要蔣介石壓得住台灣人沒啥大問題,所以跟後期蔣經國時代經濟繁榮關係不大。
至於台幣升值後的內需也不是關鍵,而是外資知道台幣要升值所以熱錢湧入,
錢一多,放款也比較大膽,投資就會多,當然就會覺得繁榮,但很多時候就是把
以後的錢拿來現在花,形成泡沫,所以就有90年代的股房泡沫。
不用當這是理所當然,不然為啥不是菲律賓,泰國跟印尼起來?為啥他們都遇到中等收
入陷阱?就是有成功的轉型才有所謂的經濟奇蹟。而民營不是造成現在困境的原因,
仍然是因為沒有有效的監督機制。不然"新中國"成立就天下無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