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unior Member
|
一個很值得探討的重點,勞保有43500的投保天花板,為什麼公務人員沒有。
每次都威脅說要逐年調整勞保費率,為什麼投保上限不跟著調整?
以這一次的版本來說,加入通膨因素,23年後這麼一丁點投保上限,真的對勞工的退休生活有保障嗎?
根據某些人的說法,之所以設定投保上限是為了提高高薪勞工的薪資,因為雇主每月每人的成本可以減少[(月薪-45000)*70%],減少的成本可以回饋到勞工的薪資中。(我看這根本是狗屁,只是幫老闆省成本而以)
現行勞工退休後所得替代率高達70%以上,是建立在43500的投保天花板之上,還不能活太久咧,如果60退休活超過78還是80(我忘了詳細資料),只剩下勞保可以領,之前雇主提撥薪資6%的勞退新制就沒辦法繼續領了,所得替代率馬上又下降了2、30%。
假設勞工退休時月薪10萬,很有可能所得替代率連50%都不到(不要拿那些自己加碼提撥6%的極少數人來說嘴)。
大家想想,現在有哪一個屆退的軍公教人員薪資低於43500的??
換個想法,台灣勞工實值薪資之所以倒退10年,有沒有可能是因為有很大一部份的勞工薪資,被政府用各種年金保險的方式每個月強制徵收,間接的壓縮了勞工的薪資。
但就算政府不收這些錢,也別期望老闆會幫你加薪。
勞工只好自我調侃,與其給老闆省成本,還不如給政府亂花,起碼爽到的不會是老闆。
其根源追根究柢,在於政府不像是軍公教人員的[雇主],反而比較像是扮演[利益集團分贓者]的角色。
但諷刺的是,廣義上來說政府反而是最守法的雇主,既不會高薪低報,也不用擔心退休金破產,各國營(含轉民營)事業皆有成立公會。
在台灣,這麼好的雇主要上哪兒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