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lite Member
|
小孩的行為是可以被引導 校正的, 他的自動化反應可能跟你的想像不太一樣.
如果小孩哭, 你就去抱他, 他可能獲得安撫, 這件事本身沒有對錯, 但也可能你教育給他
一個訊息 : 哭 可以叫爸爸媽媽來抱我. 所以, 有些小孩黏爸媽很緊, 父母片刻不得閒,
卻百思不得其解. 我們家則是會分辨一下問題, 再看要有甚麼行動. 務必不使哭鬧成為
小孩溝通索取的萬用手段. 有次客人來看到我們放小孩在那邊哭了十分鐘 停了才過去
跟他講道理, 感覺很不可思議, 但很多互動是從一開始父母就要有紀律, 有一致性,
小孩子才接受得下這個互動的結果. 為什麼隔代教養的問題很多, 小孩很難管, 就是因為
父母與上一代觀念有歧異, 教養小孩的方式有差別, 而給小孩一個無所適從的衝突, 搞得
他很confuse (幹!爺爺說可以 為什麼你又說不行?!) 你也很火大(幹!為什麼不聽話?!).
基本上,別把小孩子當做甚麼都不懂, 只用力量去屈服他順從, 這招短期有效, 長期無益
我們常跟小孩講道理, 即使他還不很理解, 即使他沒拿到他想的, 或是做錯事被教訓
還是要讓他知道我們很愛你, 跟那件處罰或拒絕沒有關聯. 他其實會慢慢懂, 而小孩子
跟妳親 才會聽你的, 多花一點時間的教育投資會值回票價. 像現在我家小孩不會死賴在
玩具櫥窗前不走, 不會無理取鬧要甚麼東西, 是之前點滴培養出來的. (老婆大人辛苦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