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ular Member
|
先回答原來的問題 原廠韌體的問題
多數都是因為線程回收機制不良 又或是記憶體管理錯誤重重
還有就是各項規則 互相矛盾衝突
並非硬體的熱當機
硬體方案是固定的
就只有那幾家晶片可以買
所以硬體成本也是固定的
接下來就是開發韌體
那個就要大筆經費 人才 人力 時間
先說一些非專業網通設備的電腦公司好了
當然不會花錢去投入這些經營
原廠提供的方案拿去改改圖片 中文化一下 能動就能賣了
自己標榜自己可以刷入第三方韌體
反正能賣出去就好 品牌的面子也不要了
純粹採購 製造 銷售 換修...流程簡單明快
就算是有些專門經營網通設備的廠商
對於這些民用的消費級產品
也是刻意拉低韌體水準 造成高低階產品差異化
再採用更LOW的硬體規格
以期跟上述類型的公司拚市場
A公司已經學乖了 最近韌體已經改用open-wrt的base
穩定性以及介面操作性能有大幅改善
靠他們自己 是寫不出東西來的 不可能有甚麼高階專才負責這塊
雖說微利時代來臨 但A公司早年是以線路設計優異 以及韌體功力穩健著名
現在已經轉型為大雜燴 只要能賺錢 甚麼都製造
但無論軟硬體 並無特殊優異之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