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Crazynut
請教資料出處。
我曾在空大圖書館借閱一本大陸學者寫的"(春秋戰國?)異民族研究"(詳細的書名作者記不太清楚了,須要再查)。
裡頭有一章專論羌族。他說黃帝是華夏民族的代表,炎帝是羌族的代表,"炎黃子孫"即是代表兩個民族的融合。殷商、周代,凡是"羊"字頭的姓氏全屬羌族,姜后,姜太公、到春秋戰國的四個封國都是羌族的分封國,其中最大是姜姓的齊國。
這本書寫的很有意思,我一直很想找找看買來收藏。當然他可能無法代表學術界的主流看法,但我也不覺得他是無的放矢,其中許多推想與考證應有一定的可信度。
關於匈奴,我曾經稍為關心過一段時期,曾找到一篇作者不詳的文章"匈奴的來源與興起",摘錄片段如后:
------
關于中國歷史上的匈奴(Hsiung-nu),歷史上有著眾多不同的名字,比如鬼方、昆戎、獫狁、葷粥、胡等等,有人統計,別名高達32種之...
|
不太清楚你要什麼樣的資料?
因為這些都還在研究中,所以我簡單的說:
(1)有一個Y染色體MARK主要分布在芬蘭與西伯利亞特別是越靠北極的比例越高尤其是葉尼賽流域地區的原住民,除此之外在南方他卻只分布在"中國"而且是中國各省均有一定的比例。中國(蒙古)人與東亞(東南亞)其他民族最大的分別就在此。
(2)我忘記是印度的還是俄羅斯的學者提出了新的"大語系"研究,把葉尼賽語、漢藏語、蘇美爾語和北美印第安人合併稱作"德內-高加索語系"..不過這是2000年左右以後才提出來的新觀點,現在尚無定論。
---------------------------------------------------------------
上面是憑印象打得...可以參考就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