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了,
抓水溫急救原則:
1. 馬上閃黃燈找路邊停. 熄火
2. 掀引擎蓋等冷,
3. 補水到滿, 漏水處急救(如果漏很大或管子噴了)
4. 發動,檢查漏水, 如果沒有噴很大...
5. 開車,下一站前緊叮水溫, 5~50KM後(如果你有把握不會漏很大?)再下來看一次 .
我的車在11萬KM時就這樣在過新竹系統交流道後水溫一拜破紅線,
本來110Kph在走,但撲嚕撲嚕水滾聲提醒我瞄到水溫破錶,就降速滑到最近的警車用凹槽,
熄火,等10分鐘(沒有再撲魯後幾分鐘),主水箱倒3L飲用水,看到水箱裂了但漏不很兇,決定開到台北再處理.
開到台北再倒一瓶 1.5L 水,又隔了好幾天才去車行換水箱....
引擎沒事, 現在還是可以開冷氣 16KM/L

高速路段. 現在18萬多KM.
剛到18萬也發生水減少現像( 200 KM 會少200 CC 持續五次), 三天補一次水,
檢查最後換掉爛掉的水管, 200元, 漏油會讓橡皮水管爛掉喔.
以上.
還好車上庫存不少飲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