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呆子饅頭 單憑厚度評論機殼是比較簡單卻又粗操的方式 , 過於厚重的機殼很早就不是主流了 ,市售常見的款式、各廠大多維持在 0.5mm ~ 0.8mm 的厚度 ,
 搭配選用的鋼板與設計來取得重量、強度的平衡。
 
 COUGAR 5SS7 核彈頭 的機殼厚度是 0.5mm , 在 亞碩國際通路 ...
 | 
	
 
http://tw.myblog.yahoo.com/jw!zqqHiwqREwRfYy4ynVXpa5V.kjQ-/article?mid=27
http://www.smith-tech.com/product_6.html
上頭這兩網頁是簡單易懂的分類
防繡能力/強度上SGCC > SECC (第1個網頁有誤)
不過要注意一點則是SECC/SGCC都只是"大範圍"的總稱
各自還有很多不同等級的分類,機殼商(未必有廠)最多只說是SECC或SGCC那一種
如果第2個網頁內這段屬實(其實是對的)
	引用:
	
	
		| •高張力的強度配合良好的延伸率使材料的加工性變的簡單,熱鍍鋅的防鏽性使材料的防腐蝕更好。 •鐵桶變薄20~30%,強度不變,成本降低5~10%
 | 
	
 
那過去1mm SECC鍍鋅鋼就算換成SGCC也要有0.8mm
不過可以透過沖壓成型產生一些"溝槽凸起"還有捲邊"來增加強度,附圖紅圈內
圖當然來自饅頭兄給的 
 
 
所以選用SGCC已經是主流,不過就算是將鋼板捲邊/沖壓凸起增加強度,但0.5mm太過份了 
 
 
看饅頭兄的引用圖,ㄚ陸仔都用外徑微測計,還夠專業
咱們這邊連游標卡尺都量錯點 
 哇哩勒2.81mm
 哇哩勒2.81mm
其實游標卡尺只能量側板鎖機殼那邊還量的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