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你

ISLAC有規範,貌似全球automaker都可以參與制定規範
不清楚歐洲是否也像美國樣,精煉等級到了就可以標示全合成?
因為有聽說歐洲對這種稱呼很....
黏度增進劑可能多少都有加吧,不然連美國人也會有黏度迷思
但是低溫的時候,黏度指數增進劑貌似是不參與作用的
所以我才會會用0W/5W判定基礎油的等級
不過現在戰場轉移到添加劑這邊了
但是一些基礎油的特性還是有差異,譬如低溫黏度、閃火點之類的
回收油貌似別差別吧
基礎油的分子是不會改變的
改變的是那些幕後工程的添加劑
只要是歐盟規範的回收設備(印象中是蒸餾400度)
就跟精煉原油是一樣的,原油同樣有自然界的雜質
回收油,同樣都是低硫的基礎油
只是不划算而以,所以要立法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