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TIDUS30536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05
文章: 918
引用:
作者sutl
其實去看單級賽車油的黏度,就可以大概知道在不加黏度增進劑時的基本黏度。

5W20 / 10W30 / 15W40 / 20W50,這幾個黏度應該就沒加黏度增進劑。

看國外機油廠商的建議,如果是賽車使用或是工業使用,基本上都是用上面這幾種黏度,反而比較常見的5W30並不推薦。

而且看ACEA規範,並沒有要求一定要用什麼基礎油,只是要求經過測試後要達成某些數值。(要求基礎油成分有綁標的嫌疑)
http://www.acea.be/index.php/files/..._sequences_2008



謝謝你
ISLAC有規範,貌似全球automaker都可以參與制定規範
不清楚歐洲是否也像美國樣,精煉等級到了就可以標示全合成?
因為有聽說歐洲對這種稱呼很....

黏度增進劑可能多少都有加吧,不然連美國人也會有黏度迷思
但是低溫的時候,黏度指數增進劑貌似是不參與作用的
所以我才會會用0W/5W判定基礎油的等級
不過現在戰場轉移到添加劑這邊了
但是一些基礎油的特性還是有差異,譬如低溫黏度、閃火點之類的

引用:
作者lompt
一些好怪的觀念
http://www.artc.org.tw/chinese/03_s...l.aspx?pid=1608
歐洲油甚至還有回收油添加等等


回收油貌似別差別吧
基礎油的分子是不會改變的
改變的是那些幕後工程的添加劑
只要是歐盟規範的回收設備(印象中是蒸餾400度)
就跟精煉原油是一樣的,原油同樣有自然界的雜質
回收油,同樣都是低硫的基礎油
只是不划算而以,所以要立法規範
舊 2013-01-02, 11:44 PM #6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TIDUS30536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