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失路英雄
這樣比有點不公平,兩者不在同一世代,Phenom II原本的對手是Core 2 Quad,而且現在一顆才不到人家一半甚至三分之一。
我真的覺得在開源化之後整個AMD方面的流暢度有大幅提升了,那些跑不好的遊戲很大原因不能只怪模擬器。有些遊戲寫的就不好。
向同樣的遊戲在DC版本用模擬器(DC模擬器根本不完善)跑起來資源少於PS2模擬器,而且畫面更好。
|
我知道這樣比是不同世代
但其實我只是以使用者需求來看而已
就以放眼望去
市面上所有能買到的I牌和A牌CPU來比較而已
能夠達到使用者需求的(比如說玩模擬器的需求),就是好U
問題就是A牌端不出好料可以讓大家選...
不過事實上
從Core2以後,AMD的CPU效能一直處於較弱勢是事實
就算拿幾年前的Q9550來跑模擬器
表現也會比PhenomII稍佳一些
至於遊戲寫不好
我覺得當時那個遊戲能夠在實體PS2主機上順暢執行(沒太大掉格)
就是達標的遊戲了
與其說遊戲程式寫不好,也許應該說PS2的架構不好模擬所致
畢竟連對PS2硬體最瞭解的SCE原廠都放棄在PS3上用Cell模擬PS2了
更何況是從反組譯去解析PS2硬體的PC模擬器開發者
DC的硬體架構比PS2單純很多
所以模擬起來應該也比較容易
至於同樣遊戲跑起來畫面比PS2版更好
我覺得這是兩台主機硬體本身的問題
DC的frame buffer使用彈性比PS2大
因為它在設計上能夠原生支援VGA Box輸出640x480的畫面
PS2受限於GS上的那個4MB eDRAM限制
絕大多數遊戲都只有640x224的原生解析度...而這也是鋸齒的成因
PS2當初急著生產上市,GS晶片只配置了4MB eDRAM(0.25um製程)
如果那時候能等到0.18um製程成熟配置8MB eDRAM
相信PS2上很多遊戲表現都會比現在的好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