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就這樣了...實際上在1929經濟大蕭條前就已經出現了生產力過剩的問題,是過去一段時間來
,經過二戰逐漸在科技上跟金融上都有大量新的需求才掩蓋過這一事實。
所以現在很多人提出的觀點是,不斷的擴大貨幣供給,購買公債永遠無法解決美國財政問題,
只能靠下一波的工業革命,帶來新一波的需求與財產分配。
所以我才認為政府必須很巧妙地介入生產與市場,不要一味過分簡單的追求利益最大化,
只有加入市場才能控制市場,該與民爭利的地方就與民爭利,其本身根本不該是個反面用詞
但他這樣的言論有點危險,跟鐮刀與槌子靠得很近阿,現在全世界沒人能接受這種理論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