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停權中*
|
引用:
五楊通車/實駕心得 標誌太小、動線驚險
【聯合報╱記者游文寶、劉愛生、林麗如/桃園縣報導】
2012.12.17 02:55 am
http://udn.com/NEWS/MEDIA/7570891-2...n=1355611563830
「早知道就不上高架了」,五楊中壢楊梅通車首日,除塞車外,駕駛人還發現「一籮筐」缺失,亟待相關單位改善。
「高架指示標誌太小了,看不清楚」,桃園平鎮市民曾振錄說,尤其進入高架路段之前的電子看板打出「楊梅以南靠外側」,語意不明,應改為「高架道路請靠外側」比較淺顯易懂。
「感覺風勢好強」,曾振錄行經高架跨越平鎮系統路段時,發現「側風」吹襲,車身都在抖動,當地高出地面約五十公尺,又位在一處山凹,他警告行經當地務必小心。
駕駛人還發現,走五楊高架通過楊梅收費站,不論南下或北上的行車動線都有很大的問題,南下因應高架路段通車,楊梅收費站南下增加到八個收費車道,但過了收費站卻縮減變成三車道,易有爭道情形。
北上車道更「驚險」,小車從最左側的兩個ETC車道,如要轉入高架路段,必須橫跨五個車道,勢必和過地磅站的大貨車及大客車發生衝突。
另中山高南下高架路段中壢轉接道的起點,約有兩公里多路面,是平面和高架「平行」,由於標誌不清,導致原行駛平面車道駕駛人發現時,急著切入高架引道,易發生危險。
中壢駕駛人陳光華則肯定五楊的便捷,他昨天到新竹市訪友,下午五時返回中壢,過了楊梅收費站後立即打燈右轉,直接上五楊高架並於中壢戰備道路下到平面道路,再從內壢交流道返家。
他說,行駛五楊高架道路平穩,約節省五至六分鐘車程,雖然一到中壢戰備道路即塞車,「還好,當時平面道路的平均車速約五十公里,塞一會兒,即下內壢交流道了」。
【2012/12/17 聯合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五楊通車/實駕心得 標誌太小、動線驚險 | 生活新聞 | 生活天氣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LIFE/LIF1/75708...l#ixzz2FHwWFfkp
Power By udn.com
|
滿同意的,而且還是一樣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