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講述河南1942-1943年大饑荒的電影《一九四二》,在坊間已成熱詞。 但可惜的是,無論是電影本身,還是作為腳本的紀實原著,乃至於媒體對該段歷史的諸多重新發掘,均可謂是偽史當道。
關於河南1942-1943年大饑荒,市面上可見的報導裡,還有太多太多的偽歷史。 譬如說湯恩伯不救災,兵敗時庫存還有100萬袋麵粉。 稍微用腦子想想,也知道這種證據站不住腳——湯氏兵敗是在1944年4月,災荒1943年秋就告一段落了;湯氏40萬部隊,在災荒已過的1944年庫存半年軍糧,與救不救災哪裡有半毛錢關係? 再如媒體報導裡常見到一個細節,說為白修德往紐約發稿的那個電報員被蔣介石殺害了,但只要稍稍用心去翻一翻白修德的回憶錄原文,可以看到那里分明寫著“我猜想……”,其實連白修德自己都不確定是否存在這樣一個正直的電報員。
廣 告語真的很好,“一段被遺忘的歷史,一個必鬚麵對的真相”;只是,在偽歷史裡“溫故”,最後“知”的,會是什麼“新”呢?
http://view.news.qq.com/zt2012/1943wls/index.htm
|
饑荒是事實沒錯,但裡頭國民政府毫無人性的劇情則是偽史
在惡意醜化國民政府的小說,竟然被陳文茜"世界財經周報"當成正史在節目上談?(12月9日)
實在讓人惱火

(請勿筆戰此節目)
馮小剛"一九四二"的電影最讓人反感
[YOUTUBE]Lffpe8LxR6w[/YOUTUBE]
[YOUTUBE]dmZKtCuSMbk[/YOUTUBE]
[YOUTUBE]MX7EIL4k9Ho[/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