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chen680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12
文章: 1
引用:
作者Rainwen
原始儒家講的倫理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就是每種身分都要有該有的樣子,
並非在上位者就擁有絕對的權威。"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大家都有自己要盡的義務。

後期的儒家概念很多都被統治者扭曲了.......

或許吧,就以這句來說儒家起始的說法算比較中性,不過我對儒家的看法是來自整體

其實我要說的是權威這種東西沒有當權者不愛,不分中外,像有錢人永遠也不嫌自己錢太多一樣,當君主的當宗教領袖的當父母的當丈夫的當老師的,無不想緊緊抓住既有傳統思想文化賦予自己的絕對權力。只要看西方的小說電影就知道,也就在不久遠前的20世紀初,不超過100年前,他們還很信服老師這種權威,因為有威權存在,用單一的方式和思想來教育管理多數的人,是可以比較快速方便達成社會安定這個目標。只是在實踐的過程中,西方人也慢慢地了解到,為求快速方便達成這個單一目的的情形下,是會犧牲不少其他珍貴的東西,像是每個人不同但卻不見得不好的異質性,以及已經存在很久的知識或威權並不就代表一定正確,所以他們才會在社會體制中採取了更大的彈性,因為沒有人有能力確定何者一定為是,何者一定為非,所以大家也只能在過程中共同摸索改進。
舊 2012-12-06, 11:19 AM #11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hen680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