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市民的守法並非自身的約束力,而是公權力的執行
所以不要跟我說這個都市市民多有水準
而且
一位家住於萬華區的蔡先生表示,「若是松山內湖區亂停都不會被拖吊,對於其他區的居民很不公平!」
拖吊流標15次 內湖違停不怕「抓」
松山內湖區15次招標拖吊業務卻流標,成為北市唯一「違停也不會有人抓」的區域,就連民權東路六段上的限時段停車格都看得到違停。
北市停管處從去年中旬起,進行松山內湖區拖吊業務招標,卻15次流標。松山內湖區也成為北市唯一「違停也不會被拖吊」的區域,就連民權東路六段上的時段性停車格都看得到民眾違停。
北市停管處的招標作業為三年一標,停管處從去年中旬就開始進行101年到104年的招標作業。信義南港一度也招標困難,多次流標,但於今年年初脫標。北市12個行政區中只剩下松山內湖區流標至今。
北市民權東路六段上劃有多處時段性停車格,部分為早上七點到下午五點禁停,部分則為晚上五點到七點禁停。不過,即使在禁停時段內,多數民眾直接將車子隨意停在停車格內,甚至還有汽車停在機車格上。
一位家住於萬華區的蔡先生表示,「若是松山內湖區亂停都不會被拖吊,對於其他區的居民很不公平!」
北市停管處表示,招標時皆會公布交大前三年(97到99年)的拖吊量供業者參考,但拖吊業者認為松山內湖區的拖吊量不夠,收入不足以應付支出,因此多次流標。至於前一標松山內湖的拖吊業者,則已停業。
停管處表示,拖吊量與業者的收入息息相關,一般而言,拖吊業務是「論件計酬」,業者平均每次拖吊可得600元到800元報酬,拖得越多,收入越高。因此,若業者評估後覺得拖吊量不足以打平場地、人力、油錢、養車等開銷,就不願意競標。
停管處表示,事實上,北市的拖吊量逐年下滑,從80年代一年可拖吊60萬輛,減少至去年一年約10萬多輛。松山內湖區由於位於郊區,更不受業者青睞。
停管處表示,目前正在修訂文件,將條件放寬,若是再招標不順利,將與北市交大討論,將招標制度首次改為「租斷制」。租斷制下,每個月固定給業者一定的報酬,請交大帶拖吊業者出外稽查及執行拖吊業務,以減少民眾違停情形。
北市交大大隊長黃勢清表示,會先與停管處討論適法性與利弊缺失,在不違法情形下,會配合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