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APPLEKID
咳
美國標準
食品及膳食補充品(foods and dietary supplements)必須在營養事實欄(Nutrition Facts panel)予以在飽和脂肪含量項下,另列標示每餐份(Per serving)的反式脂肪含量。
每餐份的反式脂肪含量0.5%以下,則可列為零含量(zero trans)。
含量大於0.5%時,則以0.1之級距標示之。
若脂肪量少於0.5%而沒有做有關脂肪、脂肪酸或膽固醇內容的宣稱,則無須列出反式脂肪,應以附註說明該食物為非”反式脂肪重要的來源”。
台灣標準
飽和脂肪標示規定為該食品每100公克之固體(半固體)或每100毫升之液體所含反式脂肪量不得超過0.1公克,可標示為0。
反式脂肪標示規定為該食品每100公克之固體(半固體)或每100毫升之液體所含反式脂肪量不得超過0.3公克,可標示為0。
如果以市售食品來說
西點類、中日式點心類及油炸食品類含有較高的反式脂肪酸。
資料有沒有再更新就不知道了... 前一兩年整...
|
根據我微積分重修三次的爛數學來看,敢情我國的標準是0.1%呀~~
比美國的標準還嚴格~~
老實講,統一上面的人是很討人厭...
但是這種大企業反而會被盯得更緊,論衛生性跟安全性,我是覺得比一般便當店好得多...
前陣子78區才有一篇講國民便當如何爛,一定加了很多東西不然怎麼可以放兩天....
最好笑的例子就是說他買的便當放半天就壞了...你怎麼不拿去冷藏呀
開會剩下來的便當,冷凍可以冰好幾個禮拜的說..
偷分量一下就被抓到了~~
向前一陣子才說三明治只正面有料...其實很久以前就這麼做了
人家要偷料,直接從原料偷,肉選更差的,肉的比例減少就可以了...
然後加點甚麼起司還是甚麼的調味料,消費者還覺得味道變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