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沙拉脫
菁英這個可能不必擔心,因為這幾家國防相關產業的企業,如三菱重工,三菱電機,IHI,川崎重工等等,每年都會從日本幾所前面的學校訂走一大堆畢業生。研發能量可是一直都保持在一定的水準以上。不像台灣的漢翔一樣要死不活的。
|
那你就太小看建構整個國防體系所需要人才的數量了。除非打算到處購買組件
自己只生產外殼然後拼裝戰機,如果樣樣自己來,連測試的風洞等都自行建造
那所需要的人就太多了。難道他不用維持民間企業的研發能量?所以才提出當初
連h2火箭都沒搞好還尋求外援了。
再扣除日本女性就業比例,阿宅們,一些維持國內發展的企業,還能剩多少?所以
我才特意拿出俄羅斯當例子,日本只有電子,材料技術較為突出,不像俄羅斯本身
繼承前蘇聯的軍工,又有豐富天然資源,不足還可以找烏克蘭談都難以維持其實力。
要說日本以他目前經濟現況再把大量人力投入軍工根本是自找死路。首先還是改善
人口結構跟發展條件比較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