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LSI狼
Elite Member
 
LSI狼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04
您的住址: 港都
文章: 6,019
引用:
作者Nafusica
這邊要幫忙平反一下。

Fanless這顆是LLC架構,金鈦極是主動鉗位架構,兩顆是不同RD單位做的,導向也不一樣。

但狼大講的口水部份...其實有一個很大的不同就是,海韻的3.3V/5V D2D是做在背板的上方,底下的接口都是12V,全漢這顆是把D2D做在主板上,所以如果拆海韻的X系列,你會看到很多飛線,原因很簡單,因為剛轉好的訊號要飛上去做轉換,產線也比較好作業,不用多一站弄D2D,只要飛線拉一拉就好。

http://www.techpowerup.com/reviews/...ages/in_top.jpg

這也是為什麼海韻的24pin會拆成上下兩組,有興趣的人可以拿他的24pin來看看,就知道他怎麼處理訊號了。

http://www.techpowerup.com/reviews/...r_PCB_front.jpg


高效率模組化為了減少損失,都會把DC-DC做在模組化板上(甚至連-12V都用DC-DC),主板就只負責12V/5VSB,全模組化的有些還會看到電壓上下分排的設計,但也是有一些廠商把DC-DC做在主電路板上然後用大線徑電線拉到模組化板上

CORSAIR AX750(同海韻X系列)模組化輸出插座,大電流12V部分直接從焊在主電路板上的下排插座輸出,讓傳輸路徑達到最短,減小傳輸損失,並以其子板上內建的DC-DC電路由12V轉換出3.3V與5V,供應給上排模組化插座
子板正面設置DC-DC電路的環狀電感與輸出入濾波/儲能用固態電容


CORSAIR AX1200i模組化輸出插座板,上方插座的下方額外安置12V迴路濾波電容,下方插座則替3.3V/5V額外加上傳統電解電容與固態電容
為了增強載流能力,插座板上方可以看到額外加上的金屬板,提供電流足夠的路徑流通,為降低損失,與主電路板間的連接線採取粗且短的設置,右下方白色排線則只用來傳遞小信號用,例如PS-ON、PG、電壓回授等等
舊 2012-11-24, 09:43 AM #1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SI狼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