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Stonehendge
80~90年代日本電子大廠能所向披靡
是因為品質較精良+相對合理的成本,各個單項產品都能作的很好
但進入PC時代,所有規格都是白人在訂
光這一點就替未來的獲利鋪好路
現在的消費性電子3C產品基本上就是PC+電子產品的融合
(泡菜算是搭順風車)
至於手機,其實這些日本廠商算是日本三大電信業者壓迫下的受害者..... 
|
那nokia跟moto算是誰的受害者?其實日系電子廠真的落入困境大概只能算311地震後。
之前只能算是少賺了,因此不夠積極往海外拓展,自我封閉跟不上潮流,以往的盛名到現在
只能成為包袱,就跟rim一樣讓人覺得使用黑莓機就是落伍的象徵。
此外這些不向hitachi,mitsubishi根基較深且廣的企業只要把it砍掉就能夠
重整再起,所以sharp,sony,panasonic都很難逃出泥淖。我想下個有危險
的會是NEC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