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我個人認為主機運算能力蠻重要。
從大型電玩移植到家用主機,從早期fc、sfc,基本上都蠻令人失望的
(例如人數減少<==一個關卡只能出現小貓兩三隻,frame數減少-lag,
有些遊戲甚至和大型電玩相差甚遠,說真的遊戲性大減)
到目前的wii好了,說賣創意?一開始我的確認為是這樣,於是買了台wii。
剛開始確實不錯,等新鮮感過了,後面的遊戲又開始是瑪利歐系列n代,
薩爾達n代(不好意思啊,樓上的

),後來乾脆賣掉。
說比其他兩個平台創新、著重遊戲性,這時候我並不這麼認為。
要設計有創意的遊戲"或許"不一定要有相當優良的畫面。
但如果有些遊戲有一個環節是要表達美侖美奐的畫面及真實性?(例如刺客教條、
halo、call of duty或賽車遊戲...等)
同樣的畫面到了wii上,不就得縮東減西。在cod上真的是有深刻體驗。
把主機性能做到一個階段,有多餘的空間讓遊戲發揮不是更好。
等到有些遊戲很操主機硬體的時候正好可以應付。
而且家用主機目前不像是PC一樣,3D不夠強我換顯示卡,CPU不夠我換掉,
一開始硬體規格大多綁死,最多有個週邊稍微加強一下。
任天堂那樣做說穿了只不過為了省錢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