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NONOPIG
事實上我覺得血汗的策略很奇怪,
居然想在自動化壓力最低的國家,採用大量高成本的自動化設備,
有點本末倒置...還放話說要弄百萬機器人,這種策略實在很奇怪.
|
我覺得酸民們的策略比較奇怪
鴻海底下的群創的T0廠建廠的時候就是自動化了
送料是AGV自動運送, MGV只有逼不得已的時候才會使用
基本上除了目檢站,你也很少看到有人在產品附近晃...
當然,維護的好的話,才有可能可以持續RUN超過5年
--
鴻海的目標不是在於大陸,大陸只是個暫時的市場與人才可便宜取得的區域
台灣的人力素質當然也很好,不過真的要大量取得堪用人才,大陸比較容易些(母數大上很多)
另一個重點則是在於,自動化可以避免大陸仔習得相關的技能,因為相關的知識與know how都用機器做完了
那麼看管派貨和overhaul的人員就難以直接複製你的製程等等...
至於生產的相容機型,很抱歉,都是自製的產品所以沒有secod source可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