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問題在SONY,當年SONY是要用CELL當GPU,
結果效能差到不行,臨時找上NV,不被NV賺上一筆怎麼行
當年給NV的時間不到一年,有這種縮水GPU不錯了
不縮,PS3的價格會更高。(當年不硬上BD,PS3的GPU應該會很強。
引用:
|
作者ExtremeTech
開發者的態度決定一切啊
M$當初搞360,就把重點放在GPU
CPU隨便湊合湊合就好,但是GPU就拚著高熱,也要硬上當時連PC都沒有的最新GPU
而$ony則反過來很注重那個不實際的CPU
結果GPU隨便湊合的弄一個
下一代也應該不會改變
|
其實360那顆CPU有用到CELL的技術及人力,沒SONY支持CELL,
360那顆CPU不可能這麼強。
引用:
|
作者chowtom
量夠大的話要AMD特別設計一顆800SP甚至瘋狂點1600SP的APU也不是啥問題
當初360 ATI還不是特別搞了個R500
話說要是這次PS4跟新X盒子都真的用AMD的解決方案 AMD會不會鹹魚翻身阿?
(這樣以後開發跨平台遊戲就方便了 更幫助了AMD顯卡的銷路 反而NV會落得被排擠的窘境 反正砲董已經轉去行動領域賺了沒差)
|
有時間當然是搞訂製品,只是A10能塞入這麼強大的GPU嗎?
散熱很難搞定,除非改製程。
三家都用AMD,但這部份雖然量很大,但利潤也易被壓低,
想靠這鹹魚翻身有難度。
引用:
|
作者oScARSh
以前是硬體追不上遊戲, 那硬體的缺陷會變成開發者很大的挑戰
不過如果PS4或XB720是在2013~2014推出
那個時候的硬體應該隨便亂配都有遠大於一般中型遊戲開發廠的成本和技術能力了
就算是有新的crytek engine或是Unreal engine, 也不是每一家開發商都玩得起噠
這時候我會希望SONY和MS多向任天堂學一下
效能不用太好, 主機做小一點, 多一點創意
不然每一個遊戲都無限地要求畫面上的鑽研, 錢會燒光, 小廠也會倒光噠
|
微軟很難學任天堂,因為他有PC的遊戲巿場要顧,
有不少廠商一直說遊戲機性能不足,造成PC遊戲的畫面進步慢,
連帶使獨立顯卡也沒熱賣。
不過次世代再怎搞,遇到平板及手機的廉價及免費商城遊戲仍是被打掛,
只有大廠大作能賣,剩下中小型作品在銷量都被打到趴下。
Wii就是這樣掛了,3DS也步入後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