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停權中*
|
我覺得不要特別強調三重人∼
倒是覺得可以擴大到整個台灣∼
駕駛人的習性(駕駛道德之類的)普遍大比例都不是那麼的好,
也或許是台灣社會狀況演進的整個大染缸造成的吧?
舉一個自身的例子,有一段時日,
常常會開車經過北市北投中央北路四段(一往四段方向),
路寬單向只有兩線道,因為要找店家要進巷子等等因素,
所以對我來說開在外線道(由內往外第二線)比較方便,
可是就是因為一堆貨車小客車等等各種私人原因的臨停,
倒至明明實際上是用來行車的線道,變成了沒有格子的臨停道,
(挺長的,整條中央北路四段二線道三不五時就一堆臨停),
因為被擋到了,按喇叭也叭不走,只好再切回內側車道,
然而有的時候,內側僅剩的一條車道車流很多,又得等
內側車道走完一定的量(或著說得等之前一個路口變紅燈了)。
被擋車了,又叭不走,情緒多少就會被帶起來。
以前都會忍讓個幾秒鐘,現在忍讓個幾秒鐘之後只要個人
判斷前方車輛的臨停情境是不合理的,就會用力給他叭下去。
我以前都不太急躁的叭前方車輛,但是現在我發現自己
也進入這個台灣社會世俗大染缸了,但是還會有個底線,
就是多花個五秒鐘或以上去判斷一下前方臨停的可能原因,
在當時的情境真的覺得不合理之後才在給他叭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