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呢, 名嘴還是在講花錢時間做了什麼策略, 這都還是事後分析的策略.
我想說啦, 即使是事後分析, 怎麼沒有人去分析三星花了多少時間在研發技術?
三星押寶多少研發, 哪些成功, 三星怎麼投資研發, 怎麼安排那些什麼時候上場?
人人都知道植樹與綠化的關係, 人人都知道贊助與打****的關係.
能不能講更深入的, 或許目前不是人人都知道, 但應該要開始去瞭解的?
譬如說研發的排程? 三星怎麼安排研發的隊伍? 怎麼拿捏時間與進展?
三星投資哪些校園研究? 怎麼內部統合各種資源? 如何發展手機與平板部門的技術?
為什麼想到S-pen? 浮點的技術原理是什麼? 軟體上可以怎麼配合?
... 還有更多問題.
成功, 商業戰略手段的確是重要的, 但骨子裡還是技術與資源!
也就是說擁有的條件對等了, 那策略才開始發揮影響力, 不能總打軟蛋或空包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