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ic Member
|
應該是以下這個原因:
北宋景祐二年(1035年),時任蘇州知州的范仲淹買了一塊地,他找了風水師來勘查風水,風水師說:「恭喜大人!這是一塊龍靈寶地,將住宅建在這裡,以後范家子孫會出很多狀元與高官。」
范仲淹說:「如此稀有的寶地怎可讓我范家獨得,那麼多的狀元與高官不應該只出在我范家。理應設法讓更多人受惠才對。」於是,范仲淹就把這塊地改成學校,把蘇州府學和文廟結合在一起,開創了廟學合一的體制。
後來,蘇州觀前街玄妙觀左側有一文昌大殿,大殿牆壁有一「蘇州歷代狀元榜名錄」。其上記錄蘇州從唐代到清末,共出了51位狀元,除了范仲淹之前的16位之外,蘇州共考上了35位狀元,以及更多的進士榜眼探花秀才…….這些人才直接或間接都受益於范仲淹當年開辦學校之舉。現在蘇州孔廟仍屹立於人民路上,在倉浪亭附近,與蘇州中學為鄰。也可以這麼說:蘇州中學的最早創辦人就是北宋范仲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