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我寧願相信 日本學者講的
防患於未然
而且核4本身建造問題很多
如果貿然運轉 應該是個不定時的炸彈
核四廠一號機電氣工程「錯用」金屬導線管事件,原能會上周完成調查報告,要求台電全面拆除重裝符合安全規定的金屬導線管。
【中國時報2012.10.01摘要】核四廠一號機電氣工程「錯用」金屬導線管事件,原能會上周完成調查報告,要求台電全面拆除重裝符合安全規定的金屬導線管。原能會高層官員強調,台電龍門(核四)施工處和相關廠商「智能不足」、對輻射一無所知,才造成這起事件。
這次爆發錯用風波的可撓性(可彎曲)金屬導線管最主要是保護連接核電廠各種設備的電纜線,避免因水汽滲透造成短路,或長期處於輻射環境下造成老化及脆化,確保核能機組安全。但今年五月間卻爆發台電在採購驗收時,涉嫌「放水」護航,讓廠商以不符輻射安全規範的防水產品取代抗輻射導線管,遭廉政署調查。
依規定,無論是反應爐所在的核島區,或其他設備所在的非核島區,只要被劃設為輻射區域且跟安全有關設備,都要使用兼具防水與抗輻射的NWC型金屬導線管;非輻射區域但與安全有關的設備,使用有防水功能的ZHUA金屬導線管即可。
「台電除了在核島區反應爐控制棒驅動系統使用NWC型外,其他被設為輻射區域的安全相關設備,使用的都是ZHUA,明顯違反安全規定。」相關官員難以置信地說,海水幫浦室是非輻射區域,「那邊不必抗輻射,他們把最好的NWC裝上去!」類似案例還很多,有些該裝NWC的、卻沒有裝;有些不用抗輻射的、卻裝了NWC,顯示台電和廠商根本就搞不清楚什麼是輻射區域!
官員說,「台電應該是沒有常識。我們罵他們,他們回說:『對不起,我們智能不足!』」台電和廠商還有個嚴重的問題,就是英文看不懂,錯誤解讀美商奇異公司設計圖和施工規範。
若以金屬導線管工程標案金額超過四億元估算,拆換重裝經費至少上億元跑不掉。官員強調,原能會的職責是安全管制,要花多少錢,是台電的問題。重點是換裝完成後,還要重新做安全測試,要花很多時間,不曉得核四到底什麼時候可以完工?
繼2000年廢核四停建風波,核四建廠工程再度出現全面停工狀態!根據台電公司提報給原子能委員會的「龍門核能電廠(核四廠)建廠工程進度」報告,核四廠一、二號機從今年六月起,每月施工進度跟上月比較都是「0%」,原能會證實,核四現在確實處於完全停工狀態。
核四廠一號機已經完全停工近半年,最主要是全面清查還有那些涉及運轉安全的「地雷」存在,並進行處理。據了解,台電至少已找出十九個「地雷」,包括全面拆換符合安全規定可撓式導線管電氣工程。
台電尚未把相關報告呈報原能會,無從得知十九個「地雷」為何。但可以確定的是,這些地雷若未清除,一號機就不可能填裝核燃料、試運轉發電。至於二號機則是今年六月起處於全面停工狀態,主要是受榮電公司(國民黨黨營事業)爆發財務危機,台電於去年底解約,重新招標延宕的影響。
受到一、二號機全面停工波及,核四建廠總進度落後幅度,也從今年元月的4.19%,到八月擴大到5.11%。相關官員指出,依照行政院核定商轉時程,一號機應該在去年十二月十五日正式運轉發電,卻至今仍未填裝核燃料、試轉運;原訂今年十二月運轉發電的二號機,又全面停工,也不可能按政院核定時程在今年底商轉。
官員表示,馬總統和經濟部曾宣布,核四廠兩部機組最晚要在2017年商轉,但目前為止,台電仍未呈報經濟部重新修訂商轉時程,「我們完全不曉得核四到底什麼時候可以完工運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