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passerx
這篇剛好解釋了為什麼台灣只能代工.
有能力想做點什麼的人反被群體打壓, 這在國外就會放手讓你去做了,
不長進如果是這個社會的生態, 那倒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
個人建議:別把國外想得太美好
台灣的確比較重視制衡和群體,它有它的好處
如果今天是你待在中研院或是封閉工作環境,你一會看到另一種不同的樣貌
國外也是注重企業倫理跟溝通協調,必要時妥協是必須的
那種幾個人想幹嘛就幹麻自己決從自己搞的不是常態,希望你要分清楚
不是每個人都能當直屬特務
學歷,不代表什麼,好學歷也有爛人
但學歷之所以高低之分,是因為有通過基本的篩選,否則不會有人汲汲追求
雖然你一直想拿許多低學歷的人來論證你的「別小看低學歷」
但華人世界就是憑知識的多寡來決定負責事情的多寡,俗話說能者多勞
西方為什麼憑技藝能財利雙收,也是因為他們技術人才的發展與華人圈有所不同
東西方的差異要扯不是一下子講得完的
例如西方宗教需要->十字軍東征東西交流->文藝復興->帶動壁畫建築藝術->各國吸收工匠、藝術家,滿足時尚貴族的需要->建築、藝術成為大學學術一環
華人圈只要是不觸及抽象思考的,通通都能用量產及仿製解決(就像偉大的印刷術)
加上以前又沒有智慧財產權,我想這是我們千年以來的習慣吧
這也是我們只重視吃飽不重視生活品味的原因,所以沒需求從事技藝的自然地位不高
也許西方比我們早實施智慧財產權吧? 不知道,我猜的啦
為什麼華人圈中難以看到低學歷成功案例,其實就是不多元化底下的成果
而且各位也知道,很多明明看似不怎麼樣的東西非得要紅到國外再紅回來
這證明社會/市場本身並非多元,多元發展的結果就是那些搞不同的極少比例成功,其餘全死在沙灘上
所以,低學歷在這樣的社會中,不容易成功都是情由可緣的,因為社會根本不注重耍特殊,也不想注重,因為那不利穩定
就像之前電競大賽冠軍,鄉民不少也一片酸文
要讓低學歷的翻身,最重要是讓主流體制外的知識/技能擁有足夠的地位/價值
沒有這個前提,就沒有市場,沒有市場,就無法養活低學歷處在主流體制外的人
就像電競現在有金主,有實況,有 廣 告 ,有人買單,有世界冠軍,這市場就撐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