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小書僮
你要從這角度思考
那麼我也很好奇
那些發明大賽得獎牌的人
做出來的東西
現在有沒有哪一件是在市面上為人所熟知的商品
還是都是發明一些沒有辦法商品化不實用的東西?
PS. 愛因斯坦終其一生也沒做出任何東西,但普天之下哪個敢砲他的.要挑戰他的人,墓邊的草都長得比你還高了
|
洪蘭:
愛因斯坦若生在台灣 不會是天才
•張舒婷 2007/05/15
陽明大學教授洪蘭昨天在中山大學以「愛.從我家開始」為題演講時,指出過去的教育強調「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站起來」,完全忽略學生的適性發展,應改為「在哪裡跌倒,就換個地方爬起來」,她還提到:「愛因斯坦若是台灣的學生,可能就沒有機會成為大家眼中的天才」。
【聯合報系校園特約記者張舒婷/高雄報導】
陽明大學教授洪蘭昨天在中山大學以「愛.從我家開始」為題演講時,指出過去的教育強調「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站起來」,完全忽略學生的適性發展,應改為「在哪裡跌倒,就換個地方爬起來」,她還提到:「愛因斯坦若是台灣的學生,可能就沒有機會成為大家眼中的天才」。
洪蘭對「哪科不好就補強哪科」的教育方式相當感嘆,認為這樣會使孩子沒有機會發展長處。她表示:「愛因斯坦的空間概念很強,但他有閱讀和文字障礙,如果他在台灣,很可能會因為學不好國字而留級,不會成為天才。」
她舉自己的小學同學為例:這位同學數學不好,總是不懂「雞兔同籠」、「火車時速」等題型的計算,求學過程中一路放棄數學,也一直很自卑,但後來在寫作上有很好的發展,並得到國家文藝獎。同學會見面時,這位同學對她說:「你看過雞和兔子同籠嗎?我只要準時搭火車就好,幹嘛趕火車還去算它的時速?透過閱讀和寫作一樣能培養邏輯和推理能力,為何一定要學習沒有意義的知識?」
此外,她強調二十一世紀公民必須能快速吸收訊息及正確表達意見。她說:「眼睛吸收訊息的速度是耳朵的三倍,所以我們要多閱讀,積極吸收有用處、有意義的知識。」
談到表達能力的重要性時,她以大陸和台灣學生的差異為例說:「申請國外獎學金時,大陸學生可以和教授侃侃而談,台灣學生卻多半扭扭捏捏,獎學金自然就落入大陸學生的手中。」
她表示,現代人時間就是金錢,如果表達能力夠好,可以讓對方迅速了解自己的優勢,得到寶貴的機會,進而在後續的發展過程中有更多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