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referee_c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5
文章: 279
引用:
作者davelee
不是沒看懂,而是針對的點不同。

您之前的回覆是講儀器如果可以測大氣中的碳14比例。但我們質疑的根本不是那一點,而是質疑陌生環境如何假定碳14的含量是恆定的?儀器能不能測大氣中的碳14,從來不是重點。

如果加了這些前提,當然成立。問題就在於,一個陌生的環境,憑什麼可以這樣隨便假設?在地球上可不是隨便假設的,是多少有些證據可以支持的。

其實就算在地球,碳14測年法都不算十分可靠,更不用說在外星球連支持假設的依據都沒有。雖然女主角講了 "give or take",但這二千年其實連「僅供參考」的價值都很有疑問。在沒有任何理論或證據支持下,「假設LV-223的碳14比例恆定」可說是天馬行空,形同「亂猜」,她大概只能說:"l choose to believe"。

你真的沒看懂.

我第一次發言時,是因為你們強調C-14測年法只能用在地球,我認為你們指的是[由地球帶過去的儀器測年代,是以地球大氣為基準的運算結果,所以不能用.],所以我才說校正過該星球大氣成分後,應該是可用的.

結果這幾篇看下來,原來你們認為的BUG處,是在於該星球的大氣成分不一定不變.

也就是說,我只針對偵測大氣C-14比例來講,是因為認為你們早就知道C-14測年法不準確,以及C-14在幾萬年內(測量年限內),大氣成分幾乎不會改變的共識.
很明顯的,你們只理解前者(C-14測年法不準確),而不認為後者(大氣成分不變)是可信的.
你不認為後者可信,我不特別感到意外,但Adsmt網友也不認為後者可信,倒是令我十分訝異,畢竟他常在宇宙學的討論範疇裡發表看法.

先說明一下,為何[C-14在幾萬年內(測量年限內),大氣成分幾乎不會改變]的原因:

一個恆星系統上的行星,從形成到適合生物生存(尤其是像人類的高等生物),所經歷的時間是以幾十億年來計算的.
C-14測量年限才幾萬年,這幾萬年對於恆星系統形成而言,只是一瞬間.
而且這幾萬年是行星經過幾十億年形成後的穩定幾萬年,大氣成分會在這幾萬年內有明顯改變的機率非常小.
也因此,在地球上也是將這幾萬年內的大氣視為不變.

年輪C-14測年的校正,只是將測量值作更精確的修正而已,而且也只能修正幾千年.
也就是說,當你在地球上測量某物的年代是2萬年,跟在該星球測外星人死了2千年一樣,這都只是把大氣中C-14比例視為不變的假設結果而已,為何地球上的2萬年有參考價值,不是亂猜,而該星球的2千年就沒有參考價值,是亂猜?
所以,假定大氣成分不變,不是[天馬行空],這只是相同的邏輯問題而已.

另外,我在上一篇所講的,你也沒看懂,我再講清楚一點.

如果女主角認為C-14測年法可以直接用在外星人身上,正因為幾千年內已經有年輪校正,所以幾千年內的測量值是較精確的,如果測出的年代是1985年(有相當的精確度,是肯定的),她不想直接說出這個數字時,她會說將近(約)2千.(就是我前面講的ABOUT 或 AROUND).

但她講的是[GIVE OR TAKE](多一些或少一些,視大氣成分的微小變化而定),這就說明2千年是不肯定的,是在大氣成分不變的前提下.
就好像在地球上,測到2萬年的年代,也會是[GIVE OR TAKE],因為2萬年無法用年輪校正,但大氣成分變化不會太大,所以比2萬年多一些或少一些,就要視實際大氣成分的變化而定.

這樣,不知道有比較清楚了嗎?
舊 2012-10-06, 10:30 AM #12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eferee_c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