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ILYUSHIN3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12
文章: 3
引用:
作者花菱薰
剛剛想到三大教的創辦人或是教主在生前都沒著作

都是身後才由弟子寫出典籍(回教的可蘭經的版本不確定)

因為最近被基督教傳教士弄到有點發火

說聖經上講的話是絕對的

我的想法是

一、經過那麼多年的傳抄、翻譯真的會保有原來的意思?

二、教主當年都沒寫,弟子只靠記憶,準確度有多高?(同樣一句話的解讀就有不同面相)


一、如果是說新約的話,傳抄是不會失準的,翻譯有沒有失真就不得而知。
二、當初並無基督教之分,也沒有教主教徒之分,只有使徒這個說法。

耶穌的門徒有十二個,其中在新約中,最經典的就是四大門徒福音,這四部福音是按照耶穌生平的事蹟做注寫,基本上前後內容無誤,都是對耶穌生前的所行事蹟所作的紀序。

當然,最近十年,有多部福音書出土,最受爭議的就是猶大福音,因此,有的人認為,聖經的教導是有殘缺的。可是也有人認為,這些新出土的經文是偽經,是後人假造杜撰的。

唯一可以信靠的根據就是當年的羅馬皇帝因為統治的需要,最後接受了基督教,受洗為基督徒之後,展開了一系列的新約聖經的編輯工作,當然也毀了一些原本也是倍受承認的經文。
為了鞏固統治,也可能為了廣大的基督徒信仰的需要,統一了聖經。現在不能確定的是,羅馬皇帝有沒有竄改或增刪了聖經的內容,也不知道是不是為了討好廣大的教徒謀求統治的順利,因此統一編輯了聖經。

可以肯定的就是,聖經的內容基本上就如同中國的孔子之子弟所寫的論語是同樣神聖的東西。但是聖經注重的是耶穌的身行,而孔子注重的是孔子的言教。

此外,聖經中的新約清楚描述了猶太民族的神和信仰,是唯一造物主的延續。

但中國的孔子哲學則對此毫無著墨,而孔子也不是接續某一種神的延續,孔子的思想主張對三皇五帝時代的政治做了非常清楚的描述。這也體現了孔子個人的政治觀。

儒教思想的傳承到了秦代時,完全終斷,跟基督教相反。肇因為秦始皇帝的焚書坑儒,現今所傳的儒家思想則是取自有限的出土文物。基本上於儒教思想中可隱約見到共產主義的經濟原則,代表作為禮記-禮運大同篇。

中國的宗教發展要到了漢朝時師承老子的道教才算是正式完成。
嚴格來說,儒家思想的典章制度及行政方法應該被稱為儒術。儒家思想的門徒被稱為儒家。

基督教中的舊約是源自於猶太人與神,耶和華的約定。舊約中清楚了描寫了神七日造物的過程。最重要的就是十戒的頒布。

一般的基督教有最原始的猶太教派、天主教派、新教教派、東正教派、國教教派。
每一個教派還有細分多個派系,如摩門派系、耶和華見證人派系。

回教則是基督教的同宗不同門。可蘭經記載了跟基督同源的表示。

佛教強調的是因果相對觀、現世輪迴觀、就地成佛觀。
其中,佛教強調的因果相對就是道家所說的陰陽學說,亦是基督教的二元善惡觀三位一體的聖父說,善惡由天父、耶和華、你的神及主、耶穌、人的基督來決斷。
現世輪迴則強調社會的階級是受到罪與法的約束,現世的苦難是為了來生的福報,也是為了自我社會階級的提升,因當時的印度施行的是奉行種姓制度的婆羅門教。此條亦是基督教舊約的十戒或新約的魔鬼的三次試探,也符合了聖靈說,其為求人精神的淬鍊、心靈的升華、肉體的忍耐,造就開智的聖靈及堅強的信仰。
就地成佛觀則強調,肉體上的奉行教義,宣揚道理,就可人人成佛,而基督教則提供天堂與之。為一的差別在,佛教中並無神且人人皆可成佛。基督教則是無人可成至尊至聖的神。
 
舊 2012-10-05, 10:35 AM #4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ILYUSHIN3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