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ILYUSHIN3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12
文章: 3
為了二%的賦稅而不拿那一百%的利潤,沒有聽說過這種邏輯!無論稅有多高,不會高過一百%,所以總有錢會剩到口-袋裡,何以會由於國家收稅而不去儲蓄?以您的邏輯,國家要收所得稅,所以是鼓勵民眾呆在家裡,沒有收入不成?

在T台的節目裡,名嘴們在為了美國給予台灣免簽待遇而自豪地講:獲得美國的承認是台灣的驕傲。
好,似乎台灣以美國為牛耳。那麼就看看美國如何收稅。
美國的醫療險的稅率是二點九%(雇主+雇員),就個人來講是一點四五%,沒有上限。比如一個CEO所得是一千萬,他/她要付出十四萬五千的稅。以台灣的邏輯,合理嗎?

美國不會對於利息徵收醫療險稅,但是卻要徵收所得稅,這個稅率從十%到四十一點五%不等,要視總所得而定。以台灣的邏輯,哇!銀行的利率所得還要收如此之高的稅,那不是官逼民反?

美國對於二十美金以下的利息收入,銀行不會計入個人的利息所得。但是沒有聽說美國人,會為了迴避個人所得稅,而有把一個可以獲得四百美金利息的銀行賬戶分拆二十個賬戶的做法。難道台灣是落後如中國的國家,民眾為了蠅頭小利而不惜大費周章地分拆賬戶?

好,縱使台灣人喜歡為了省錢而可以大費周章地分拆賬戶,其實對於銀行進而對於經濟有好處。銀行可以從中獲利:到銀行問問,如果您的存款總額高於某個限額,可以獲得更高的利息。如果民眾願意為了二%的稅而願意獲得幾乎沒有的利息,銀行當然相當高興,何以說銀行只有三十億的費用而不講分拆帶來的好處?

========================================
本篇是截自某人的留言,不知這個人的觀點是不是正確的。
舊 2012-10-04, 05:59 AM #3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ILYUSHIN3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