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不要問
Master Member
 
不要問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05
文章: 1,851
引用:
作者lompt
除了共同契作外
還可以以土地入股 一起經營合作社方式呀
請見#37

要打又臭又長刪掉一些

合作社其實就是公司化(名稱不同罷了)
這做法在台灣只有濁水溪以南/花東辦的到(宜蘭或許可以)
之前說過同一區域內必需都加入,原因出在於農地必需重新規劃
田埂圍的區域越大才能夠採用更大型的種植/採收機,只有這樣子才能節省人力/時間
Discovery/國家地理頻道都播過的強鹿聯合收割機的節目,那個是台灣現用的幾倍能量
如果沒有重新規劃農地,光是田埂會卡死大型機械
還有一點是農舍(住宅)的問題,整個重新規劃農地是要連現有農舍都拆掉
濁水溪以北辦不到原因在於農地小以外,農地間錯落的農舍比例太高
不重新規劃農地,不強制區域內農民加入,這兩點牽就下的結果還是虛有其表的"公司化"
如此下來還是比不上美加澳這三國的農民

還有一點最嚴重的問題是"土地權"
想勸農民將土地使用交交給公司,以土地持份換取租金,三吋不爛之舌就難辦到
企圖要讓農民將土地權跟公司換股權,真的比叫男人生小孩還難
農民寧可將土地掌握在手中,寧可一年到頭辛苦勞動賺那區區萬把塊,也不會交出來
有土斯有財
還有一個很悲哀的問題是"共業"問題
台灣農地不要以為誰在農作就是誰的,一塊農地會有一堆人共同擁有
拿我來說吧,我父親他們三兄地從上一代接手一塊農地,但沒分家
跟我同輩光是男的就5個,以前女的沒得分,現在我支持分(越亂越好 )
想要公司化光是擺平這些人..........我放棄


semmy 大提的以色列農業水資源利用問題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是沒錯,只是...........在台灣是有限度採用
以色列那一套是被逼而產生出的,是人定勝天的展現,但有一天會是終被天滅的事蹟

以色列那一套是因為該國只有1/3區域能夠產糧食(WIKI資料300mm<---旱稻都快不行)
只有在乾旱地區採用滴灌或者強制水資源再利用的方式來生產農作物
滴灌在台灣恐怕行不通,相對於以色列台灣降雨太多,滴灌也最多限制在"肥料"上
可是要台灣農民用滴灌方式施肥不是問題,但效果會再打折扣
因為台灣會降雨,會有雜草問題,用滴灌肥料雜草先享受
(以色列是乾旱地區,用滴灌只有小區域會生草,人工拔除簡單)
還有一點是以色列採用滴灌的是在果園,而且是在緩坡
台灣的果園不僅會下雨還是在坡度30度以上,光是將水打上去就有電費問題
至於水資源循環利用,台灣早有水耕,養殖魚業要水資源重複使用也不是問題
但必竟不是所有蔬菜能夠水耕,還有問題是水耕的售價比傳統土耕高

至於我會說人定勝天終被天滅是因為台灣早演給以色列看
以前南部沿海那些超抽地下水的養殖魚業,那後果不只台灣知道,以色列也知道
以色列現在的作法再怎限制也只能延長報應時間,必竟它們那區域就是降雨不足的地方
一個年降雨低於300mm地區,抽地下水種蔬果,就算100公頃只准10公頃農作都是超抽
因為以色列的降雨是某一段時間,而且能滲透到地下水層的有限,早晚沒地下水
除非以色列限制滴灌,全採棚式水循環利用農作,不過這反過來限制農產品品項
到目前為只我只見過那日本人搭棚種芒果(就是高價自然落果那一個)
在台灣一樣辦的到,只是要賣誰,那售價該怎算

lompt 大你那37樓那個水的問題,其實很好解釋
1.降雨期跟農作需水期錯開
2.封水井後,農田需水(水稻)
台灣農業用水有幾個來源,水庫/圳水/地下水,其實都是天然降雨產生
農業用水其實每天都要排放,只是看區域作物決定排放量
如果需水期跟降雨期錯開,報表用水量大增是很正常的事
因為降雨期如颱風,水庫會多排水,而圳水也會因山區降雨匯集到山溝中再截流到圳
就算農作物不需要,還是一江春水向東流~~~~~~


果然又臭又長 越打越偷懶
__________________

History doesn’t repeat itself, but it does rhyme
暫離.....
舊 2012-10-03, 11:03 PM #6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不要問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