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整評室日前舉行「釣魚台近期局勢分析」研討會,與會學者建議政府,應先與大陸協商「東海行為宣言」草案,再拿草案去和日本協商;也有學者說,台日雙方應建立「熱線」讓彼此可以進行立即溝通。
據了解,這場研討會參與的學者來自中華科技大學、政大外交系、中央研究院與國防大學,國防部人員則是來自國防研究處與國防智庫籌備處。
據指出,雖然馬英九總統提出東海和平倡議,呼籲三方對話,但與會學者認為,有鑒於三方利益糾纏的複雜性,三邊談判機制解決釣魚台爭端的可能性極低,而透過雙邊外交談判來解決應是最佳途徑。
這位學者認為,兩岸應先完成東海行為宣言草案的協商,再就草案內容與日本協商,接下來才依序進行「東海行為準則」草案的協商。
另外因為釣魚台周邊海域佈滿三方艦艇,另一位與會學者說,我國與日本的海上執法與國防兩大部門,應協商建立海上聯絡機制,以降低雙方因為因誤判發生衝突的可能性,雙方相關部門也應同意事先通告船舶、飛機行動,並使用國際標準通信頻率溝通。
針對這項信心建立措施,研討會最後建議,我方應爭取在日本政府適當層級,設立因應突發危機的「熱線」,讓雙方針對解放軍不尋常活動等突發危機立即溝通,提供即時支援。
此外,
海巡署與日本海上保安廳相比,1千噸以上艦艇數量要少上許多,為了發揮預算最大效應,建議海巡署修正現在籌獲大型艦艇的政策,改以大量建造百噸以上艦艇為主,在海上才能以量多機動快速來取勝,也應考慮將除役海軍艦艇改為海巡艦的可能性。
造一推小船幹嘛....
學者果然是學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