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區農業改良場 Q&A :
20.台灣氣候栽培大麥是否適宜?
答:
大麥栽培區域分布甚廣,自接近極地以至赤道附近,均有栽培大麥屬於禾本科溫帶型作物,台灣位於亞熱帶,受氣候的限制,只能在冬季裡作栽培春播型大麥(大麥同小麥,不分冬播型與春播型兩種)否則不會抽穗結實。
一 般大麥生長期間溫度以15℃,成熟期以17.5℃為適宜,全生育期之平均溫度以10~20℃最宜。台灣播種期宜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通常播種過早或 過晚均易遭受病蟲害。不要太早播種,以免植株矮小即提早抽穗成熟,而影響產量;過遲播種,則會延遲抽穗開花及晚成熟,以致影響第一期作水稻的插秧,而且於 春季遇到梅雨時,麥粒易於穗仁發芽。嘉南地區水稻收穫較早,可能10月上中旬播種,中部地區宜於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播種。
台 灣大麥品種過去為四稜種,因產量低,並且很容易發生病蟲害,而品質又不佳,不適釀酒,大部份供家禽飼料。民國68至71年間中興大學育成中興1號(久稜大 麥)與中與2號(二稜大麥),其中中興2號含氮量較低,栽培時若有適當的品質控制,麥粒可供釀酒原料,可惜農民只顧提高產量,而忽略品質,以致公賣局停止 收購大麥。台灣大麥主要從澳洲進品(95﹪以上),其次紐西蘭(5﹪以上)。
台灣大麥栽培因品質及生產成本過高,無競爭力,在民國74年左右即無栽培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