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housefun.com.tw/news/article/1849616628.html
台南「蕭壠」古戰場 入夜「鬼打架」刀槍嘶叫
記者黃芳祿/台南報導
每到農曆七月俗稱的「鬼月」鬼話連篇的事特別多,在台南佳里有座「廣安宮」,相傳在40年代起收容台灣抗日死亡戰士屍骨,它廟庭前方農田望去曾是古戰場,屍骨滿地,後人隨地掩葬,入夜「鬼打架」刀槍嘶叫聲四起,生人視為禁地,不敢接近,當年耆老曾旺萊還著作「走番仔反」一書。
位於台南佳里廣安宮附件的荒地,便是日據時代抗日的古戰場。當初血流成河,幾乎滅庄。
提起古戰場,絕對有傷亡,「走番仔反」這本書述說,抗日台灣人遭濫殺起源於「日本親王之死」是遭抗日份子在林投內用長鐮刀割頭,引起日軍見人就殺,台灣人挺身抵抗,一日之間整個台南佳里早期的舊地號名「蕭壠」血流成河,幾乎滅庄之下台灣話稱「消人」和「蕭壠」同音從中而來。
曾旺萊花了50年親自走訪記錄日本兵侵台路線及「日本親王之死」解謎,著書「走番仔反」一書,其中著述抗日古戰場便是位於佳里國中廣安宮附近。
僥倖活下來的人不敢出面領屍,日人就地掩埋,無法超渡,死人含恨而終,曾旺萊耆老說,那時候的蕭壠庄入夜後鬼火遊走,三五步就一處集中掩埋的大古墓,非常驚魂。至今還有些較偏遠農地仍雜草荒涼,不過,隨著人口聚集,大樓蓋地,近廣安宮一帶不再傳出鬧鬼。
北頭洋的楊品老先生被稱為佳里地區的抗日義士,吳福老先生則目睹並向後人敘述了戰爭場面,不過已不在人世。
當初日本親王可能便是在俗稱蕭壟的佳里鎮抗日義士二王宅遭刺殺,而後引發日人在蕭壟看見台灣人就殺的慘劇。
提到以前,當地老一輩說,每到農曆「鬼月」七月,諸多驚魂傳聞四起,曾有士兵半夜到打鐵店要俢理長刀,剛出生的嬰兒被捉弄每到深夜哭叫不停,有重傷「好兄弟」到診所掛急診後付錢,隔天診所打開錢櫃發現裡面全是「冥紙」…。
由於蕭壠庄冤魂四散,地方耆老迎來南鯤鯓代天府吳府千歲及北港天上聖母,經人神共力,將無主骨骸合祀於廣安宮旁,並建一道仁堂,也就是今日的將軍府。吳府千歲及北港天上聖母並請廣安宮主神「孔德尊王」約束之。「孔德尊王」原稱「樹王公」,乃管理陰魂的大神,在蕭壠香中領有「安撫孤魂令」。
養豬人家常在半夜在豬圈裡吱吱叫,不吃不喝還「剉青賽」,住家不堪其擾,當地人士才請出南鯤鯓五府千歲前來安撫,當年並清理古戰場屍骨後存置於「廣安宮」旁的將軍府,每到農曆七月一到就按照習俗放一個月的暑假。
往後的數十年,彼此相安無事,「好兄弟」不再打擾住家;釣魚島,獨島(竹島)日本和韓國,台灣和日本之爭紛起,話題和各國宣誓主權雖風馬牛不相及,不過換個角度,就如同馬英九總統說的希望和平解決,戰爭是殘酷無情的,因為戰爭就會有傷亡,誰也不願意當異鄉的孤魂野鬼,一輩子都無法落葉歸根,不是嗎。
南瀛文化叢書75 台南縣文化局編印
台灣抗日祕辛 ◎曾旺萊
蕭壠走番仔反
http://newculture.tncg.gov.tw/gift/prodetail.php?id=314
序言
一百年來,台灣民間一直流傳著台灣史上最悲慘的抗日「走番仔反」故事,及口傳日本明治天皇宮廷親王,被抗日義士殺死經過。這部由先人的拋頭顱灑熱血,與足可震驚日本的最慘痛抗日戰史,仍然隱瞞民間尚未成為史實,僅靠老一輩代代口述而已,令人扼腕嘆惜。
「走番仔反」的故事說著,公元一八九五年農曆九月三日,日本明治天皇派來接收台灣的親王,在途經現今佳里(原地民蕭壠)被我義士殺死,遂引起日軍獸性大發,將數千義士與逃難到該地成萬群眾,不分男女老幼大屠殺,造成血流成渠,使得蕭壠變成陰森森,瘟疫流行,地方一片死寂久久無法復元。乃請神明平靖並建廟祭祀英靈及無辜亡魂,始恢復往日的安寧。
如今事隔一百多年,日本早已結束統治台灣殖民地,但皇宮人員為了祭祀皇族的明治神宮裡,獨缺來台作戰的親王寶劍等遺物而著急,並認定尚流落在台灣民間,於是四度來台以不惜重金想要尋回,日本人的此舉,再度勾起台灣民間對悲慘「走番仔反」往事的回憶,以及更相信親王是被抗日義士殺死無疑。
筆者世居台南縣佳里鎮,也是發生慘烈「走番仔反」的地方,自幼小就經常聽到,心裡還在害怕的雙親、長老者所言先人如何扶老攜幼潛入大溝逃難,仍遭日軍屠殺的「走番仔反」悲慘故事,及親王被義士如何殺死的傳聞,聽得心靈上百感交集。
百年前島民叫日軍為番仔,為逃避日軍登陸追殺,嘉、雲、南地方的百姓紛紛向佳里的蕭壠逃避,而為保衛鄉土的各地義勇軍也移師蕭壠集中火力勇抗日軍,遂造成一場激烈浴血戰與大屠殺。為形容這壯烈悲情,一百年前的先人就以「走番仔反」稱呼。這短短四個字,真是字字血淚,道盡了先人抗日的辛酸史及悲慘遭遇。
廣安宮將軍府
http://jiali.tacocity.com.tw/c8.html
原來廣安宮將軍府就是在祭拜這
應該可以建的更好一點
應該請政府出面 來蓋個更好的紀念碑或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