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jamin
最初衷的保險制度是不需要話大錢的, 比較像過路費
但是這類保單利潤差, 業務員不愛推.
|
不對,這種保單利潤才是最高的,只是根本沒人要
難不成今天你開餐廳,客人上門說他要吃飯,你還一直說吃麵就好?
你生意不想做拉?
台灣人都喜歡那種拿得回來的,而且那種利潤最好都是自己用的到,而不是留給後面子孫用的最好
終身保險的保費跟定期險一年一約那種,價錢本來就差很大
他怎麼不敢講,那種一年一約到後面價錢多少啊??
醫療險一年一約,如果是2-30歲,一年大約3-4000元左右
但後面呢???一年可是可以到1萬以上喔
把20年繳完終身的錢,跟那種每年一約繳到75歲的錢,來比較
通常20年終身的錢,會遠小於一年一約那種
當然如果你已經60幾歲,那就另當別論
尤其等老了,你確定你還能每年賺錢繳保費??
房價飆高,怪保險公司? 我真的覺得很搞笑
就如前面有人說得放銀行,他們就不會搞?
放銀行還更狠,他們可以去搞期貨基金(也就是現在最夯的原物料,雖然最近有些下跌),
明明搞到現在這樣子,根本就是人的貪性,不要說有錢人,一堆老百姓,還不是都在搞投資客行為??
搞商辦的只是樹大招風罷了,搞一般住宅的到底是誰?
冷靜點想想看吧
一堆藝人,專家,學者的話,能聽??
套句不好聽的話,那根本就像是所謂的馬路三寶.......
再套句劉備的話:得一者即可得(亂)天下,台灣何其有幸可得三者,真不愧是鬼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