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轉載 Q版傻蛋的網誌
外勞基本工資不可與本勞基本工資脫鉤之立論是詭辯乎
本勞外勞的基本工資為什麼絕對不可以脫鉤?理由只有一個,所謂的國際形象面子問題而已。其他的理由全都只是詭辯而已。
外勞分兩種。一種是享受基本工資保護的外勞,另一種是具稀缺性,人人在搶的高技術的白領外勞。對後者來說,這個保障沒意義,這些人的薪資遠高於平均薪資,遑論基本工資。因此,拿新加坡與香港作為例子,就必須要考慮這個因素,他們的外勞成分為何?結構和台灣一樣嗎?那個平均薪資有參考意義嗎?他們的工業發展早就不是主力產業了,這些國家的外勞需求和基本工資的關係,與經濟發展倒是脫鉤了。比較的標準不一樣,拿來對比,不客觀,甚至不太專業。
而另一個說法,如果外勞薪資可以脫鉤而更具競爭力,那本國勞工會面臨更多競爭,失去更多的工作機會。這個論點,只能說一半一半。如果政府有辦法立法,讓所有產業即便倒閉也不准外移到工資低廉的國家去設廠的話,那這個理論倒是行得通。然而,勞力密集的產業現在有本事的,其實已經跑得差不多了。若脫鉤,多留些工廠繼續經營,難道不會順帶多雇用些本國勞工?這很難說。傻蛋並不認為本勞外勞最低工資脫鉤就能拯救這些勞力密集產業,沒有良好的管理,即使外勞變得更便宜,除了提供業主孳生腐敗的空間,也終將無濟於事。雖然人人痛罵自由市場機制,但是,如果沒有人為的腐敗因素,自由市場機制確實提供產生更多效率的可能性。強制外勞最低薪資掛勾只是限制了這個小小的可能性而已。
最後一項詭辯是,為了人權與正義所以不能脫鉤。要說公平啊,那麼,物價是一樣的嗎?薪資水平較低的勞力輸出國家的物價如果和台灣一樣高,甚至和南韓一樣高,他們的薪資能忍受這麼低嗎?各國的物價水平本來就不一樣,基準點不同,直接拿來比較,可謂好笑。南韓的生活成本可能比台灣要高些吧,所以南韓的外勞工資自然也要比台灣高,否則會找不到人。還原比較差異之後的對比,才能顯示出真實的情況來。還有最好笑的是,把薪資水平一致當成是公平正義和人權。其實是否剝削外勞是另一個議題,如果法律規定外勞領的基本工資必須全額不受任何仲介剋扣全額可以匯回去,那就真的是保障人權了。而這樣在實質上外勞的成本會比本國勞工再更高個幾成,敢這樣做,這個政府就是捍衛人權腰桿夠挺囉,可以成為國際上的奇談。什麼呀?其實只是笨而已。市場機制就是市場機制,另外再訂一個合乎人權的外勞基本薪資就好了嘛,配套措施做得好,對外勞的保障說不定更大,也更保障人權吧?
政府說話,不能一副聖人模樣,要說老百姓聽得懂的話,要理性,要知道自己到底在說啥。不然,台灣的老百姓大概會罵,為什麼國際公平正義沒有體現在台灣的薪資水準提升?為什麼台灣的物價比越南貴?
其實這些議題都是本末倒置吧。如果台灣的產業轉型升級成功,壓根不再需要製造業的體力勞工了,那麼讓外勞與本勞的基本薪資掛勾,的確會起到些保障弱勢團體的效果。這是一種變相的補貼,讓處在被淘汰與替代的技術領域的人不會一下子受到嚴重威脅,而能慢慢的穩定的轉移。這當然是一種利益分配的方式,要考慮的也不僅僅是公平正義而已,如果保護太過,而讓轉移與升級的力道不足,最後可能要全民一起承擔後果的。
傻蛋並沒有說怎樣好或怎樣不好,只是想唸唸,這些行政官員的溝通能力,似乎是不及格的。是態度有問題,還是能力有問題?還是這根本只是炒作議題轉移注意力的陰謀?說真的,就算要詭辯,起碼也展現點素質出來吧,讓人看不下去的說帖,真的只是找罵捱的吧?
|